[单选题]构成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正确答案 :C
问题与答案
解析:调查问卷一般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与登记四部分构成,封面信是告知被调查者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及调查者的身份等;指导语是问卷填写的说明,告知被调查者如何回答问题、对问题中的一些概念或专业名词作出易懂的解释;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灵魂和主体部分;编码和登记是为了将问题和答案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以便于后期的数据统计分析,既可在调查前进行编码,亦可在调查后进行编码。
[单选题]针对某些特殊技能和专门知识对教育对象进行训练,属于
正确答案 :E
培训性传播策略
解析:1.针对某些特殊技能和专门知识对教育对象进行训练,属于培训性传播策略。
2.健康教育者利用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对方理解卫生知识,选择健康行为,属于劝服性传播策略。
3.针对教育对象某些不正确的言行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其改变态度或行为,属于指导性传播策略。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正确答案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单选题]肺活量指数
正确答案 :D
能更准确反映机体的通气量大小
解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功能的潜在能力。
[单选题]人财物、政策等属于
正确答案 :C
资源分析
解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步骤是考生必须掌握的,而且每一个步骤要解决问题也应熟练掌握,如果达到这样的要求,答案就好选了。
[单选题]青少年在身体素质发育过程中,速度发展最快的年龄是( )
正确答案 :C
14~16岁
[单选题]相对存在严重职业健康问题的企业是
正确答案 :C
乡镇企业
[单选题]发生职业性疾患所需具备的作用条件有
正确答案 :D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时间和接触浓度(强度)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解析: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职业多发病两大类。当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为职业病。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泛指职业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单选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残疾生活补助费应根据伤残等级,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 )
正确答案 :E
30年
[单选题]某废棉花利用厂建厂仅1年,在整理旧棉花的工棚内常棉絮飞扬。在此工作的两名女工,每周日工休后上班时出现咳嗽、气急、胸部紧束感,下班休息一夜后,第二天毫无不适,与正常人一样。下列诊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
棉尘症
解析:患者在假日或周末休息后,第一天上班(星期一)接触棉尘2~3小时后,产生胸部紧束感、气急或胸部压迫感、胸部发凉、咳嗽、发热、畏寒、恶心、乏力等症状,多在工作的第二天后症状减轻乃至消失,故称为“星期一症状”。根据《棉尘病诊断标准》(GBZ56-2002)。
[单选题]体力劳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正确答案 :C
三磷酸腺苷
[单选题]下列属于主动监测的是
正确答案 :B
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
[单选题]在我国以下不符合化妆品的产品是
正确答案 :B
香皂
[单选题]对某筛检试验进行评价,应用该试验对210名患者和810名非患者检测的结果是:真阳性为165例,假阳性为80例,真阴性为730例,假阴性为45例。该试验的约登指数为
正确答案 :C
61.5%
解析:约登指数等于灵敏度加特异度再减去1。
[单选题]进行预调查最常用的抽样方法是
正确答案 :E
方便抽样
解析:抽样方法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常用于定量研究,其主要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非概率抽样方法常用于定性研究和预调查,其主要方法包括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偶遇抽样和定额抽样等。预调查的目的在于检验调查表是否设计得当,并不用于数据分析,一般采用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非概率抽样方法。
[单选题]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正确答案 :E
对照、重复、随机
解析:为了使实验能够较好的控制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以较少的实验对象取得可靠的信息,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实验设计时必须遵照对照,随机化,重复的基本原则。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