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题目: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解析: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骚乱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精神科评定量表的优点
程序化
解析:精神科评定量表有如下优点:①数量化:能以量化的形式表示精神症状或相关情况,可以进行统计分析;②规范化:规定了症状的可操作化定义,又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的症状量表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化检查程序,这样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可交流性及可重复行;③细致化:较多数临床医生一般的临床观察或描述要丰富,尤其是诊断量表;④客观化:量表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检查和评分的主观成分。并非所有的量表均需程序他,标准化,程序化不是精神科评定量表的优点。
[单选题]寒凝心脉型胸痹,宜选用( )
当归四逆汤
[单选题]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锥体外系症状
解析: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震颤麻痹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4种。
[单选题]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说的核心是
同一性-角色混乱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单选题]双相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
15~19岁
解析:调查资料显示双相感情障碍Ⅰ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双相感情障碍Ⅱ型的平均年龄为22岁,也有研究提出双相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15-19岁,综观国内外调查数据,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25岁前发病更多见,以青少年为主,故选A。
[单选题]有关呆小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
解析:呆小症以躯体矮小和智力障碍为特征。精神障碍表现为:智力障碍,发育不良。意志障碍,精神运动性抑制,活动慢、迟缓、冷淡、孤独。情感反应迟钝或淡漠,对周围不关心。
[单选题]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中最为重要的是
以教育训练为主
解析:在家长参与同时,尽早让不同年龄组患儿在有组织的机构接受综合性教育和训练是最为重要的。
[多选题]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包括( )
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
防止出血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导致以下情况,哪项不对
甲状腺危象
解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因起病年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呆小病,功能减退起于胎儿期或新生儿。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功能减退始于适于发育前儿童,严重时称幼年黏液水肿。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在成年期发病,严重时表现为黏液水肿。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恶化时出现的一系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