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题目:患儿,男,7岁。8月份外出旅游时发病。表现高热、惊厥3次急诊入院。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潜伏期多数为1—2天,短者数小时,起病、发展快,高热可>40℃(少数不高)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后2—3天始发展为中毒型。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对正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应做到
  • 认真观察其肢体有无皮肤损伤

    认真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认真做好其生活自理

  • 解析:对正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应做到认真观察其肢体有无皮肤损伤、认真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做好其生活自理。故选ABC。

  • [多选题]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预防疾病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健康

  • 解析: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故选ABDE。

  • [多选题]骨髓外造血的特点是
  •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肝、脾、淋巴结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

    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幼红细胞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 解析:骨髓外造血: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一般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考点】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 [多选题]从涉及的对象看,管理是对什么的管理
  • 人、财、物

    信息

    时间


  • [多选题]不符合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特点是 ( )
  • 减少出生体重的10%以上

    必须为足月顺产的婴儿

    均为人乳喂养的婴儿

  • 解析:到出生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如:出生时体重3700克,到第3~4天可以减轻222~333克,此后,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逐步调整,体重会逐渐增加,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若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水平,那就不是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了,应该找找原因,是否喂养不当、奶量不足,还是小孩生病了。

  • [多选题]在健康教育评估中,可以导致偏倚的因素有
  • 时间因素

    测量或观察因素

    回归因素

    选择因素

    失访

  • 解析:在健康教育评估中,可以导致偏倚的因素有时间因素、失访、选择因素、回归因素、测量或观察因素。故选ABCDE。

  • [多选题]婴儿易患腹泻的主要因素是
  • 消化系统发育不良

    婴儿防御功能较差

    消化酶分泌不足

    胃液的酸度低

    血IgM偏低

  • 解析:因素有消化功能较差,消化酶的分泌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差;消化道的免疫功能不全;血IgM偏低;胃液的酸度低

  • [多选题]影响脉率的因素有 ( )
  • 年龄

    性别

    运动

    情绪

    进食

  • 解析:脉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则减慢。发烧时,脉率会有所增高。脉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进食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故选ABCD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LA技师 公卫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