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注意的分散
题目:小明被老师的新发型所吸引而不能集中精力注意听课,这属于( )。
解析: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分散。小明的注意力从课堂听讲转移到老师的新发型上。符合注意的分散定义。正确答案为C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有利于人口迁移
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单选题]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 )
少年期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命题立意】对年龄阶段划分的考查。★★★【错因分析】对知识点记忆不清楚。
[单选题]某反应A+B C+2D中,若30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则20克A和足量B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 )。
23.3克
解析:30克A和10克B完全反应,生成5克C的同时生成35克的D;20克A和足量B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约为3克。
[多选题]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以下教育学家支持“神学的教育目的论”的是()
夸美纽斯
雅克?马里坦
小原国芳
[单选题]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特点。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知、情、意的统一。
[单选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说服法
[单选题]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 )提出的。
奥地利劳伦兹
解析: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它是根据劳伦兹的印刻现象提出来的。
[多选题]卢梭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基础上把教育划分为()
婴儿时期的教育(0~2岁)
儿童时期的教育(0~12岁)
少年时期的教育(12~15)
青年时期的教育(15~20)
[多选题]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