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肺内分流减少,从而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题目:有关ARDS的病理生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解析:ALI/ARDS的病理生理变化为:肺间质、肺泡水肿及肺透明膜形成造成弥散障碍,无效腔样通气及肺内分流增加,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顺应性降低造成限制性通气障碍。故答案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大脑中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交叉瘫

  • 解析:大脑中动脉系统脑梗死主要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侧出现体象障碍,中枢性面瘫等,交叉瘫是脑干梗死的主要表现,故选择D。

  • [单选题]以下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中意识状态分成几个级别
  • 4

  • 解析: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中意识状态分为警醒、对声音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及无反应4个状态,故选择B。

  •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细菌毒力

  •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 [单选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慢性感染

  • 解析: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及肺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包括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缺陷:但与慢性感染无关。故答案选择C。

  • [单选题]高血压危象组织器官损伤的组织学标志是
  • 小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易损器官

  • 解析:小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易损器官是高血压危象的组织器官损伤的组织学标志。

  • [单选题]有关非泌尿系统创伤后泌尿系统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解析:急性创伤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增加,肾血管收缩,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综合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尿渗透压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水钠排出减少,有利于维持血容量,但同时伴随肾缺血,致肾功能损害,故C错误。

  • [单选题]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描述不正确的是
  • 对所有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为30:2


  • [单选题]有创伤性动脉压波形分为升支、降支、重搏波,其中升支表示
  • 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

  • 解析:有创伤性动脉压波形分为升支、降支、重搏波,其中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

  • [单选题]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技术的适应证
  • 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 解析: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技术的适应证是高危穿刺并发症发生者,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而其他是深静脉穿刺适应证,一般不需要进行超声引导。

  •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