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
题目:2006-2008年间,表中港口有几个在7月出现过货运吞吐量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局面?
解析:表中港口出现7月出现过货运吞吐量比上年同期下降的有2006年7月的南京港和2008年7月的秦皇岛港两个港口,所以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张华、张光、张亮是同学,他们的妹妹张美、张丽、张俏也是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张美说:“我的哥哥和张光都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并且在三个人中长得最矮。”张丽说:“张亮的个子比张俏哥哥的个子高。”
张华和张美,张光和张俏,张亮和张丽
解析:通过张美的话得出她的哥哥最矮且不是张光,再从张丽的话中得出张亮的个子不是最矮,所以张美的哥哥是张华;从张丽的话中得出张俏的哥哥不是张亮,所以张俏的哥哥是张光,张丽的哥哥是张亮。
[单选题]3×0.072÷0.54=( )
0.4
解析:原式:3×0.072÷0.54=3×72÷540=0.4.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50%
解析:136.【答案】A。解析:在沿江开发区域的占49.71%,约为50%。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流派的描述正确的是( )。
江西诗派,北宋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称“苏黄”的苏轼和黄庭坚,黄庭坚即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解析:山水诗派和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元曲四大家有郑光祖而无王实甫, 公安派的主要成就是散文。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小王和小李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解析:13. D[解析]歧义:(1)小王的爸爸和小李的爸爸;(2)小李的爸爸和小王
[单选题]:玉猪龙形饰,作兽首形,体卷曲台环。整体扁圆、厚重、光洁,体现了红山人独特的玉器制作水平。从考古资料来看,玉猪龙形饰并非仅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早在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一件大型的碧玉龙。龙体呈C字形,高26厘米,具有猪首的特征。过去对龙的形成,学术界根据文献记载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以蛇为主体的多种动物组合说等。红山文化的玉器,从发现的实物看,似乎是猪首蛇身的结合体。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发现,才使人们把猪和龙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有专家认为,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等,是当时社会某种等级、权力观念的象征。与这段文意相符的是( )。
玉猪龙形饰整体扁圆、厚重、光洁,体现了玉器制作水平已经非同一般
解析:文中只说是社会某种等级的象征,并没有说是怎么区分,A选项中“根据其质地及大小”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在文段中不能看出,文字只是介绍了红山文化遗址一处; D选项“否定”曲解题意。
[单选题]有两个班的小学生要到少年宫参加活动,但只有一辆车接送。第一班的学生坐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第二班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第一班学生下车步行,车立刻返回接第二班学生上车并直接开往少年宫。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载学生时车速每小时40公里,空车每小时50公里。那么,要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少年宫,第一班学生步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学生上下车时间不计)( )
1/7
解析:2. A。【解析】设由学校至少年宫的路程为线段AB,第一班学生坐车至C下车时,第二班学生恰好行至D;空车返回至E恰好与第二班学生相遇;此时第一班学生已由C行至F;第二班学生乘由E行至B时,第一班学生也由F步行至B,两班学生同时到达少年宫。 依题意画出该路程图,不难看出:若以AB 之中点M为中心,则A与B,D与F,E与C形成三组对称点。即AD=FB,DE=CF,从而AC=EB。运用对称性,可知有如下解法: 设AD=3,由于载人车速为人步行速之10倍,故AC=30,DC=27。由于空车速为人步行速之12.5倍,人与空车分别从D、C出发相向而行,至E相遇,故DE=2,EF=25。根据对称性知,CF=2,FB=3,AB=(2+3)×2+25=35。第一班学生步行之路程为CB=2+3=5,CB:AB=5:35=1/7。
[单选题]伞∶雨衣
空调∶暖气
解析:70.【答案】B。解析∶伞和雨衣都可以遮雨,伞还有遮阳的功能。空调和暖气都有取暖的功能,空调还有降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