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甲盗走铁路上钢轨10米,因铁路巡道员发现钢轨被盗,采取紧急措施,才避免了火车颠覆事故的发生。对甲按照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适用法律 乙为一15周岁的未成年人,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后,因勒索财物未成而杀害被绑架人,应当追究乙的刑事责任 丁设立一家公司.专门用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谋取非法利益。对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应当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
题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形态、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犯罪中止的时空性特征、单位犯罪的认定。选项A中,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形态是危险犯,即只要造成危险状态,不需要造成实害结果,就是犯罪既遂,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对绑架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C中,犯罪中止足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如果犯罪既遂之后,事后挽回损失或者恢复原状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此时的犯罪停止形态是犯罪既遂,不是犯罪中止;选项D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T竹|1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是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的。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法律部门的划分?( )
宪法、法律、行政法、环境法
宪法、法律、民法、刑法 (⊙o⊙)
解析:AB当代中国主要的法律部门有: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程序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军事法。
[单选题]软瘾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习惯、行为或者回复性的情绪,是不同于毒品、药物、酒精等物质上瘾的一种无法自拔的沉迷。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软瘾”的是( )。
小雯每天锁门后都觉得自己可能没锁好,然后打开门再锁,这样往复几次才会离开
解析:C项反复锁门是一种强迫性的习惯,属于“软瘾”。A项中老赵的遛狗习惯、B项中小秦的签名习惯、D项中鹦鹉的说话习惯都不具有强迫性或回复性,与定义不符。故答案选C。
[单选题]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鲁造椎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
属于洋务派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本题的重点落在洋务派的主张上。本材料主张引进外国机器设备,与A项主张相符;C项反对学西学,错误;B项指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它们不是“大臣”,错误;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与材料观点不符,选项D不正确。
[单选题]A国有40%的家庭的男主人认为,只要家里有学龄前儿童,妻子就不应该出外工作,而应留在家里照顾小孩。B国有80%的家庭的男主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妻子出外工作体现了男人对女权的尊重。据调查,A国每两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中有学龄前儿童;8国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两个家中有学龄前儿童。
题干中缺乏足够的条件,对A国和B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进行确定性的比较
解析:这道题的题干中给出了A、B两国支持妻子出外工作的丈夫在全部丈夫中所占的百分比,并且给出了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在全部家庭中所占的百分比,但却没有给出任何基数或底数,如A国和8国究竟有多少个家庭,这些家庭中有多少家庭有孩子等。于是,我们根本无法判断选项A的真假。由于题干中并没有给出A、B两国各自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因此我们也不能确切地知遭选项C、D的真假。所以,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应是( )。
2年以上5年以下
解析:根据《刑法》第73条第2款的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可见,正确答案为B项。
[单选题]下列各句有歧义的一句是( )
他没有听父母的劝告,去做那件事,结果现在非常后悔
解析:可以理解为“父母劝告他去做那件事,他没听,结果现在很后悔”也可以理解为“他没有听父母的劝告,擅自去做了那件事,结果现在很后悔”。
[多选题]处断的一罪包括( )。
吸收犯
牵连犯
连续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处断的一罪的具体形态。处断的一罪,是指实质上构成数罪,但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处断的一罪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三种,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