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间接实行犯

题目:甲指使不满14周岁的儿子盗窃,甲构成

解析: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甲、乙共谋杀丙,甲先发一枪将丙打死,乙又对丙的尸体连开数枪,则
  •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 [多选题]下列事实中,构成无因管理之债的事实是( )。
  • 未受委托,雇人为邻居的危险房屋加固,以免遭台风袭击而受损失

    抢救溺水儿童

    饲养他人失散的动物并寻找其主人

  • 解析:解析:受委托照看病人系“有因”,应当依据委托代理关系处理。

  •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是指______。
  • 郑国的“铸刑书”

  • 解析:解析: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即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史称“铸刑书”。

  • [单选题]是对选民资格的法律认可,是关系到公民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能否行使选举权的重大问题。
  • 选民登记

  • 解析:解析:选民登记是对选民资格的法律认可,是关系到公民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能否行使选举权的重大问题。

  • [多选题]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汉朝的法律形式。汉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科、比四种。其中,“律”是汉朝的基本法典,在各种法律形式中,最具有稳定性和经常性。“令”是皇帝发布的诏令。“科”是指单行法规。“比”又称为“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者同类典型判例处断。因此,B项和C项是正确答案。A项(式)属于秦朝或者唐朝的法律形式,只不过“式”这种法律形式在秦朝和唐朝具有不同的内涵。D项(格)是隋唐时期的法律形式,汉朝没有这种法律形式。“格”这种法律形式最早起源于北魏,北魏“以格代科”,后经演变成为唐朝的法律形式。考生应当注意的是,纲主要提到了四个王朝的法律形式,即秦、汉、唐、宋四朝。秦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式(专指封诊式)、廷行事和法律答问五种;汉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科、比(决事比)四种;唐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四种;宋朝在唐朝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式类四种法律形式,概括起来,宋朝的法律形式为八种,后四种为宋朝独创的法律形式。由于上述四朝的法律形式是常考知识点,因此考生务必牢记,切忌混淆。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