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脊髓
题目:
男,34岁。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困难2天。患者2天前晨练跑步时感胸背部轻微疼痛,左下肢麻木,无乏力。当天午睡后起床时感左足穿鞋不便。第二天晨起发现双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困难。既往体健。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脐部以下痛温觉减退,病理征阴性。
解析:本题考核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只要掌握运动系统不同部位损害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就能判断出患者损害的部位。皮层运动中枢损害出现单肢瘫;内囊区损害,常出现典型的偏盲、偏瘫、偏深感觉障碍;脑干损害,多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小脑损害后,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脊髓损害表现为截瘫,并伴有大小便障碍,常有感觉平面。该题为中青年男性患者,急性起病,逐渐加重,2天左右症状达高峰。体检发现为截瘫,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时间较短,尚处于脊髓休克期。因此,标准答案为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征恰当的是
线索细胞阳性
解析: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①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②线索细胞阳性:取少许阴道分泌物放在玻片上,加一滴0.9%氯化钠溶液混合,高倍显微镜下寻找线索细胞;③阴道分泌物pH>4.5;④胺臭味试验阳性: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系因胺遇碱释放氨所致;⑤与不洁性生活有关。故选E。
[单选题]再生是指
组织缺损由邻近健康细胞增生而修复的过程
解析:组织缺损由邻近健康细胞增生而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分完全性再生和不完全性再生两类。前者是指修复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后者是指修复后组织结构和功能不能恢复正常,常由纤维组织增生替代。
[单选题]离断肢体保存的方法是
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扎后干燥冷藏
解析:断肢在行再植手术之前应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扎后干燥冷藏。因此选D。
[单选题]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常模适用于
6~16岁的中国儿童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心理测验中常模的理解及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记忆。常模来自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是我们理解测验分数的基础。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中国儿童。其常模来自参加修订取样的6~16岁儿童(D)。测验所有儿童(A)来建立常模是不太可能的,且此测验只适用于6~16岁中国儿童(C)。
[单选题]肩关节周围炎
患部活动受限,好发于50岁左右
解析:1.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单选题]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正确的是
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解析:各种组织有不同的再生能力,这是在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不稳定细胞: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地增殖,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被覆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再生能力相当强。稳定细胞,这类细胞平时处于细胞静止周期,一旦受伤则迅速增生,进行修复,如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等;骨和软骨,平滑肌细胞也属于稳定细胞,但再生能力稍弱。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微弱。故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男,63岁,爬山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3小时后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灶。最可能的诊断为
脑出血
解析:本题是考查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本病例为活动中急性起病的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提示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栓塞均为缺血性卒中范畴。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出血性卒中。根据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结合该患者脑CT图像不难作出脑出血的诊断。脑转移癌起病较慢,而且脑CT表现为病灶周围有大片低密度的水肿带,为迷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