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F

提供"窗口期" 增加R0切除机会 评价化疗敏感性 评估预后的指标 改善预后

题目:患者男性,69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升结肠腺癌,侵透肠壁,伴淋巴结转移癌(18/32)。术后行全身化疗(6个月),随诊2年未发现异常,但近期查体发现肝大,CT显示:右肝前叶有一低密度病灶,直径6cm,增强后呈"牛眼征",高度怀疑肝转移癌。

解析:3.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窗口期",观察有无新的无法切除的转移灶出现,减少没有必要的手术;提高RO手术的机会,增加术后残余肝脏的体积;可作为评价化疗方案敏感性的依据,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结合辅助化疗,可能改善接受治愈性手术患者的预后。然而,新辅助治疗也存在以下的弊端:①化疗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如与奥沙利铂治疗相关的肝脏血管性病变,与伊立替康治疗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这些损害均可能增加肝切除术后的并发症;②影像学检查消失的转移灶仍应切除,但术者无法在术中给予肝转移灶精确定位;③转移灶进展致使无法切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性,28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年,妊娠5个月。既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情况较差。根据患者情况,处理宜采取
  • 穿弹力袜压迫


  •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的心脏杂音,需要鉴别哪些疾病
  • A+B

  •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的典型杂音为左胸骨缘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即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存在杂音。此两杂音同时出现的情况可见于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法氏窦瘤破裂、冠状动脉-心腔瘘、冠状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等,因此答案E最佳。教材提到非典型病例,如动脉导管大量分流者可出现心尖区舒张期杂音即相对性二尖瓣狭窄,此杂音尚需鉴别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通过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二尖瓣和瓣下结构无增厚;又如肺动脉高压当压力接近舒张压甚至收缩压者,连续性杂音变为收缩期杂音甚至无杂音,但肺动脉瓣第二心音特别高亢,并可出现或诱发差异性发绀。

  • [单选题]有关肝外胆道的解剖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Oddi括约肌由胰胆管部括约肌构成

  • 解析:Oddi括约肌由三部分组成:1 胆总管括约肌,2 胰管括约肌,3 肝胰壶腹括约肌。本题答案选择B。

  • [多选题]胆囊切除术时,胆总管探查的指征包括
  • 胆总管扩张

    胰腺头肿大

    梗阻性黄疸病史

    胆总管壁增厚

  • 解析: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有:有梗阻性黄疸史;胆囊多发性小结石而胆囊管通畅;术中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肿瘤或蛔虫;术中胆道造影或术中B超显示有胆管结石;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术中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胆汁或胆汁中有泥沙样颗粒。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也应探查胆总管。而术前高热不是探查的指征,本题答案选择ABCD。

  • [单选题]中度增高的血糖为
  • 8.4~10.1mmol/L


  • [单选题]既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并发症也较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腹内气压应为
  • 12~15mmHg

  • 解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腹内气压最好控制在12~15mmHg,这个数值记住就可以了。

  • [单选题]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是
  • 降低胃酸分泌

  • 解析:对十二指肠溃疡常采用减少胃酸分泌的策略,阻断迷走神经对壁细胞的刺激、降低胃窦部胃泌以及减少壁细胞的数量,本题答案选择D。

  •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肾移植手术中供肾动脉与受者的哪条动脉连接
  • 髂内或髂外动脉

  • 解析:目前多数肾移植都采用移植肾动脉与受者髂外或髂内动脉的连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推拿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中药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放射医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