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这一规定始于( )。
  • 正确答案 :A
  • 1954年宪法

  • 解析:解析:1954年宪法第54条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多选题]在渎职类犯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
  • 正确答案 :ACD
  • 徇私枉法罪

    私放在押人员罪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 解析: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而不是司法工作人员。

  • [单选题]法律的两大基本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 ( )
  • 正确答案 :B
  • 错误

  • 解析:解析:法的要素是指法律由哪些基本因素或元素构成的问题,一般认为法律由原则、概念和规范三个要素构成。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法律概念是指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适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的概念。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故本题选错。

  • [多选题]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主要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除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外,还需要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诽谤罪的犯罪客体是单一客体,只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捏造的必须是犯罪事实,并向司法机关告发;而诽谤罪则只要求捏造事实并向他人散布

    客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要求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而诽谤罪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在于使行为人的人格受损

    行为手段不同

  • 解析:解析: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虚假事实,并向司法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告发的行为;诽谤罪则是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并且予以散布,使众人知道的行为。因此,二者在犯罪客体、犯罪手段、犯罪客观表现等方面存在不同。

  • [多选题]我国刑法规定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
  • 正确答案 :ABD
  •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发现“漏罪”的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又犯新罪的

  • 解析:解析:数罪并罚的适用时间是刑罚执行完毕之前。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