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异位心搏与前一次心搏的联律间期固定

题目:哪项不符合典型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解析:典型并行心律异位心搏按固定频率发放,故其与前一次窦性心搏的联律间期不固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述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
  • 丙吡胺

    索他洛尔

    胺碘酮

  • 解析:丙吡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可以延长动作电位时间,故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

  •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逸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属主动节律


  • [单选题]关于右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一不正确的是
  • 右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膨凸,压迫食管

  • 解析:右心房增大时,右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膨凸,不压迫食管。

  • [单选题]关于两点半综合征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运动试验不能使T波恢复

  • 解析:两点半综合征是指在正常人中,特别是瘦长体型者偶见额面QRS-T夹角增大,QRS波群电轴指向+90°,而T波电轴指向-30°,似时钟两点半。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T波倒置。运动试验或口服钾盐可使T波倒置恢复为直立,属功能性T波改变。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现代心电图机的输入部分都采用浮地输入方式,浮地输入是指
  • 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及右下肢电极与机壳相隔离

  • 解析:浮地输入是指心电图机的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及患者的右下肢电极与机壳相隔离(绝缘),不通过电源线地线插头接地。由于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对地电位是悬浮的“零”电位,因此可使患者的右下肢电极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阻抗,可避免患者在机器漏电和机壳带电时遭受电击危险。

  • [单选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提示
  •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 解析:右束支主要由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供血,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说明闭塞部位在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水平以上,属前降支近端血管病变。

  • [单选题]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ST段抬高的形态为
  • 下斜型抬高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