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和管腔狭窄 肺门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肿块 可伴有阻塞性肺气肿、肺炎及肺不张 常直接侵犯纵隔结构 呈不均匀强化

题目: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是

解析: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①支气管改变: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和管腔狭窄。②肺门肿块: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肿块,同时伴有阻塞性肺气肿、肺炎及肺不张。增强扫描肿块可呈不均匀强化。③侵犯纵隔结构: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隔结构,受侵犯血管受压移位、管腔变窄或闭塞、管壁不规则等改变。④纵隔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大于15mm常提示转移,增强扫描可明确纵隔淋巴结增大的部位、大小及数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组织对X线衰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骨、肌肉、脂肪、空气

  • 解析:X线的穿透性与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有关。一般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密度越大,吸收X线越多,X线穿透性越差。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按骨、肌肉、脂肪和空气的顺序由大变小。

  •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咳嗽、右侧胸痛、痰中带血丝1周。胸部后前位片示:右肺门影增大,右上肺大片状致密影,水平裂呈反"S"样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 右侧中心型肺癌伴右上肺不张

  • 解析:中心型肺癌X线典型反"S"征是右上叶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肿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形成反置的"S"状,称反"S"征。

  • [多选题]关于鞍区动脉瘤,叙述正确的是
  •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

    鞍区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

    动脉瘤破裂时CT图像上多数不能显示瘤体

    可见并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积水、脑水肿和脑梗死等改变

    多呈囊状,大小不一,囊内可有血栓形成

  • 解析:鞍区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破裂时CT图像上多数不能显示瘤体,可见并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积水、脑水肿和脑梗死等改变,多呈囊状,大小不一,囊内可有血栓形成。

  • [多选题]肺充血的X线表现为 ( )
  • 右下肺动脉干扩张>1.5cm

    肺动脉段凸出,搏动增强

    肺纹理增粗增重,边缘清楚

  • 解析:肺充血使肺动脉及其分支增粗增多,严重者,增粗的肺动脉可呈动脉瘤样改变。其分支可迂曲,远端血管变细,呈“残根状”改变。肺野中内带区出现较多的圆点状或逗点状阴影,血管纹理边缘清楚,为肺充血改变的特点。测量右下肺动脉主干宽度超过1.5 cm可作为肺动脉扩张的指征。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加并不影响肺泡的含气量。因此,肺透光度仍正常。透视时可见增粗的肺动脉主干及中心支搏动增强,肺门区密度增加,此为肺门舞蹈。但这种征象并不是所有肺充血患者都存在,应视其充血的程度而定。

  • [单选题]鼻窦中恶性肿瘤最多发生在
  • 上颌窦

  • 解析:解题思路:鼻窦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上颌窦,筛窦恶性肿瘤仅占鼻窦恶性肿瘤的3%-7%,额窦占3%左右,蝶窦极为少见。

  •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宜行“动脉栓塞疗法” ( )
  • 脾脓肿


  • [单选题]头颅侧位片,下列正常蝶鞍形态中,哪项不正确 ( )
  • 双鞍底


  • [单选题]下列可出现爆米花样钙化的是 ( )
  • 错构瘤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核医学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