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共同凝血途径
题目:患者女,24岁。皮肤黏膜瘀斑,月经量多,持续时间较长,无使用抗凝剂。凝血筛查PT 30.6s,APTT 78.9s,TT 18.3s,Fg 3.2g/L。
解析:本组题目是对共同凝血途径的考查,在共同凝血途径中,因子X是非常关键的,既能被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又能被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共同凝血途径的异常,在凝血筛查中常表现为PT和APTT的异常,故1题选C为正确答案。因子X是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同时又是丝氨酸蛋白酶,在结构上与之相同的凝血因子是因子Ⅱ、Ⅶ、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血清学方法
[单选题]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的时间是
1985年
[单选题]不提示细菌污染的是
血浆呈乳糜状
解析:细菌污染后血液可发生变化,可通过肉眼来观察。正常血浆为淡黄色、透明。但出现混浊、溶血、大量气泡、有絮状物应考虑有否细菌污染。血浆呈乳糜状是严重脂血所致,故应选择E。
[单选题]无偿献血者保留的理念是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规定,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多少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2000
[单选题]动脉血压
心肌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碰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
[单选题]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瓣膜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解析: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间互相黏附,也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及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减低。
[单选题]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血凝试验阳性率低于补体结合试验,易出现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