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支原体
题目:可以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为
解析:支原体是目前已知的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作应急预防的是
HAV
[单选题]哪种细菌感染所致的组织损伤没有变态反应参与:
白喉杆菌
解析:在结核杆菌感染中,结核结节的形成与干酪样坏死等组织病理损害是结核杆菌菌体蛋白在脂类成分参与下所诱发的Ⅳ型变态反应。伤寒发病第2~3周,胆囊中的伤寒沙门菌随胆汁再次进入肠道,使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发生Ⅳ型变态反应,导致肠壁淋巴细胞局部坏死和溃疡,严重的有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风湿热与急性肾小球肾炎,这是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认为,链球菌细胞膜抗原与人心肌内膜抗原,细胞壁的多糖物质与人心瓣膜中糖蛋白间有交叉抗原。因此,风湿热病人出现的心脏病变,可能是链球菌的抗体与心脏交叉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所致的组织损伤,此属Ⅱ型变态反应。有些病人在咽炎或脓皮病后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这是由于发生Ⅱ或Ⅲ型变态反应所致,即链球菌某些物质诱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血液循环,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继而激活补体系统,释放活性物质,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免疫复合物肾炎;或者链球菌某些成分与肾小球基底膜有交叉抗原,产生的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结合,通过Ⅱ型变态反应,导致抗基底膜肾炎。布鲁菌的致病与Ⅳ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感染后可出现布氏菌素的皮肤变态
[单选题]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资料,计算OR值为( )
16
[多选题]慢性毒性试验的目是
确定长期接触毒物造成生物体损害的阈剂量
观察慢性毒性的毒作用靶器官
观察慢性毒性效应谱
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特点
[单选题]伤寒、副伤寒病人在什么期间粪便标本的病原分离率最高
发病第3周时
解析:伤寒、副伤寒发病第2、3周可取粪便标本,其中第3周粪便中沙门菌分离率最高。
[单选题]在细菌的结构中,与消毒灭菌有密切关系的是:
芽胞
[单选题]绦虫成节内的结构是 ( )
含有雌、雄生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