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题目: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解析: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拔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被选择的动物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μm

  • 解析:细菌通常以微米(μm)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
  • 粪-口传播

  •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引起脊髓灰质炎,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隐性感染者,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 [单选题]作为志贺菌属分类依据的抗原为
  • O抗原

  • 解析:志贺菌属只有O、K抗原,无H抗原。O抗原具有群和型的特异性,可作为志贺菌属的分类依据。

  • [单选题]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消毒效果的主要评价依据是细菌总数和
  • 大肠菌群


  • [单选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 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哺乳动物终生实验


  • [单选题]血清学试验的诊断需取患者双份血清,第二份血清最适合的采集时间是
  • 恢复期

  • 解析:正常人如已经受过某些病原菌隐性感染或近期进行过预防接种,血清中可能含有对该种病原菌的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必须有抗体效价升高或随病程递增才有参考价值。多数血清学试验的诊断需取患者双份血清,即一份在疾病的急性期,另一份在恢复期(一般为2~6周),当抗体效价升高4倍或4倍以上,临床有意义。

  • [单选题]细菌的命名多采用
  • 拉丁双命名法

  • 解析:细菌的命名国际上多采用拉丁双命名法,每个菌名由两个拉丁文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中文菌名则将次序颠倒,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 [单选题]病毒的科名具有一个共同的词尾,是
  • viridae

  • 解析:病毒科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属。科名的词尾为”viridae”。

  • [单选题]外斐反应无法区别的疾病是
  • 战壕热与Q热

  • 解析:战壕热由五日热立克次体引起,Q热由Q热柯克斯体引起,二者与变形杆菌菌株抗原均不发生凝集,外斐试验均为阴性,不能区分。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LA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