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大隐静脉
题目:患者,女性,42岁。做下肢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先平卧,抬高患肢,待曲张静脉淤血排空后,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患者站立后松开止血带,曲张静脉由上而下迅速充盈,说明哪处瓣膜功能不全
解析:下肢静脉功能检查:rendelenburg试验:患者仰卧,患肢抬高,使曲张静脉空虚,在大腿上1/3处扎一根橡皮止血带,阻止大隐静脉血液倒流。然后让患者站立,30秒钟,松解止血带,密切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的充盈情况:①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萎隐空虚。当松解止血带时,大隐静脉立即自上而下充盈,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②在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已部分充盈曲张,松解止血带后,充盈曲张更为明显,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及其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均功能不全。③未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即有充盈曲张,而松解止血带后,曲张静脉充盈并未加重,说明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故答案为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分娩的主力是
子宫收缩力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同学聚餐饮酒过量后2小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X线腹透未见游离气体,目前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胰腺炎
解析:X线腹透未见游离气体,为实质性脏器损伤,根据脏器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最有可能为急性胰腺炎。
[单选题]患者,女,63岁,因吞咽时胸骨后疼痛2个月来院就诊,目前仅能进半流质食物。经诊断为食管癌,对该患者行胃肠造瘘术,其术后护理措施不包括
向患者解释嗅到粪便气味的原因
解析:对于食管癌后期出现食管完全阻塞,而又不能手术切除癌肿的患者,实施胃造瘘术是解决进食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胃造瘘术:在腹部切口,进入腹腔后切开胃前壁,置入一根橡胶管。手术72小时后,胃与腹壁的腹膜开始粘连,即可由导管小心灌食。灌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①饮食准备:患者及家属学会选择合适的食物及配制方法。通常一天需要2000~2500ml流质饮食,每3~4小时灌食一次,每次300~500ml,可灌入牛奶、蛋花、果汁、米汤、肉末汤等。备用的饮食存放在冰箱内,灌食前取出,放在热水中加热到与体温相同的温度。②用物准备及灌食的环境:治疗盘上放置灌食物品,包括灌食器、温水、导管、纱布、橡皮筋。患者取半卧位。如果患者不能适应这种摄食方式,可用屏风围挡。灌食前评估患者肠蠕动状况,以便决定灌入量。③灌食操作:a.将导管一端接在瘘口内的管子上,另一端连接灌食器;b.将食物放入灌食器,借重力作用使食物缓慢流入胃内,进食过程中需防止气体进入胃内;c.借助灌食器的高度或卡压管子来调节进食的流速,速度勿过快,每次勿灌食过多;d.灌完后用20~30ml温水冲洗导管以免残留食物,凝固阻塞,保持管内清洁,减少细菌滋生;e.取下灌食器,将瘘口内管子折曲,纱布包裹,用橡皮筋绑紧,再适当固定在腹壁上。④胃造瘘管处理:灌食初期胃造瘘管可数天更换一次,管子只要求清洁,不需无菌。几个星期后也可以拔去管子,在灌食前插入导管即可。⑤胃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每次灌食后用温水拭净皮肤,必要时在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以减少胃液对皮肤的刺激。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常嗅到粪便气味,胃肠造瘘术后不会嗅到粪臭味。
[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后告知患者禁用的药物是
阿司匹林
解析: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地作用,所以很多脑梗赛和冠心病的患者长期服用,但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要是服用极容易造成严重出血,所以ITP的患者是禁用的
[单选题]产妇,张某,产后1天,无母乳喂养禁忌,认为初乳脏,欲弃初乳,护士应为其解释初乳适合新生儿喂哺,其主要因素是
抗体含量高
解析:初乳含脂肪较少而蛋白质较多(主要为免疫球蛋白);初乳中维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颇丰富,并含有初乳小球(充满脂肪颗粒的巨噬细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