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F
首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进行评估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隔离患者,与他人分开 约束患者 行为方式重建
题目:患者男性,20岁,因刀刺伤、昏迷40分钟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瞳孔散大,直径6mm,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测不到,右前胸壁有一长约10cm的伤口,有鲜血涌出。即刻在全麻下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见心包右侧有一长约4cm的伤口,右心房有一长约3cm的破口,予以心房修补、右肺修补术,血压仍难以维持。继续探查,发现肝右叶脏面有一长约3cm的裂口,修补后血压逐渐上升并稳定,术后回ICU,呼吸机辅助呼吸。
解析:该患者存在暴力倾向,有伤人或自伤的可能。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或发生暴力行为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要与其他患者隔离安置;对发生暴力行为的征兆进行评估;并及时评估发生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同时在积极治疗脑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重视患者行为方式的重建,运用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及心理治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行为干预。行为方式重建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评估“靶”行为与激发情境的关系,以及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表现等;②寻找强化"靶"行为与激发情境之间联系的突破点,使两者最终脱钩,如该患者的“靶”行为是挥舞拳头,拒绝治疗,那么在为其进行治疗时就要想办法转移患者注意力;③建立新的行为反应方式,包括各种行为治疗及生活技能训练等;④评价效果,因人而异修正治疗方案。故此题的各选项均是护士应采取的整体护理措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在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中属于测量者的因素为
暗示效应
评定错误
[多选题]骨牵引常用的部位有 ( )
颅骨
尺骨鹰嘴
股骨髁上
跟骨结节
解析:常用的骨牵引部位有:①股骨下端(股骨髁上)②胫骨结节③跟骨④尺骨鹰嘴⑤颅骨
[多选题]下列检查中可做阑尾炎辅助诊断的方法是( )。
结肠充气试验
直肠指诊
腰大肌试验
[多选题]家庭访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判断家庭存在的问题,制订支持计划
进行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
进行健康教育
直接护理
[多选题]需严密隔离的患者是 ( )
SARS
鼠疫患者
霍乱患者
解析: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用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多选题]下列药物药瓶标签是蓝色边的是 ( )
维生素E
核黄素
双克
解析:药瓶标签明显,内服药蓝色边,外用药红色边,剧毒药黑色边。标签上注明药名、浓度、剂量,字迹清晰,标签完好。
[多选题]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维持膳食的平衡
控制吸烟
加强体育锻炼
防范意外伤害
控制高血压
[多选题]乳癌术后伤口护理包括 ( )
妥善固定皮瓣
患肩制动
保持引流畅通
皮瓣下如有积液,无菌下穿刺吸液
皮瓣边缘如有坏死,无菌下剪除
解析:为预防皮瓣坏死及患侧手臂水肿,术后护理措施如下。
①保持引流通畅:皮瓣下引流管做持续负压吸引,使皮瓣下的潜在间隙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有利于创面渗液的排出,也使皮瓣均匀地附着于胸壁,便于皮瓣建立新的血液循环。负压维持在3~6kPa为宜,并保持引流通畅,负吸器充盈1/3~1/2时应及时清除。术后引流3~5d渗出基本停止,每日引流量<15ml,且为清亮血浆样液体时即可拔除引流管并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发现皮瓣下积液,应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然后再加压包扎;若发现皮瓣边缘发黑坏死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将其剪除,待创面自行愈合,或待肉芽生长良好后再植皮。
②防止皮瓣移动:术后切口覆盖多层敷料并用胸带(或绷带)包扎,使胸壁与皮瓣紧密贴合。包扎松紧度要适当,包扎过紧会影响皮瓣血液循环,若患侧上肢脉搏摸不清、肢端发绀、皮温降低,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调整绷带松紧度。术后3d内患侧肩部制动,以免腋窝皮瓣移动而影响愈合,患侧上肢保持内收、紧贴腋窝,下床活动时用健侧手扶托患肢,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避免牵拉引起皮瓣滑动。
③预防患侧手臂水肿:因腋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或因组织粘连压迫静脉等原因,可出现患侧上肢水肿。术后卧床患者,患侧肘部轻度屈曲,上肢用软枕垫高,并进行上肢远心端的按摩,以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避免术侧上肢长时间下垂或用力,绝对禁止在术侧手臂测血压、注射或抽血,以免加重血液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