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先灭菌,再清洗
题目:患者,男性,20岁,足趾划伤1周。昨日起发热、厌食、张口受限、咀嚼困难,呈苦笑面容,急诊入院。
解析:1.凡经体表或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炭疽、丹毒、狂犬病等,应采用接触性隔离。
2.此患者出现的是破伤风的症状,因此对其使用过的被服,正确的处置是先灭菌,再清洗,以免交叉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排列出院病历时,体温单的上面是
医嘱单
[单选题]破伤风强直性肌肉收缩最先发生在
咀嚼肌
解析:破伤风发作期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最先表现在咬肌。
[单选题]医嘱0.9%氯化钠溶液500mlivgtt。患者从上午8点20分开始输液,输液器点滴系数为20。护士根据情况把输液速度调整至40滴/分,预计输液完成的时间为( )
中午12时30分
解析: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患者输液所用时间为500×20/(40×60)≈4.2,故预计输液完成的时间是中午12时30分。
[单选题]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致盲原因是
视网膜病变
解析: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3.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其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均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5.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6.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遗憾的是在治疗上,尤其是在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发展。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因肾衰竭住院。护士观察其24小时尿量为360ml,该患者的排尿状况是( )
少尿
解析: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
[单选题]手术产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下述错误的是
头皮血肿早期可热敷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肺部湿啰音
解析: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体征为: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典型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表现为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累及胸膜时可有胸膜摩擦音。
[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因车祸引起右胸部损伤,现场护士观察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音消失,并有严重的皮下气肿,判断为张力性气胸,该护士应立即
胸腔穿刺排气
解析:发生张力性气胸时,气体只进不出,胸腔压力进行性升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患者迅速死亡,应立即排气才可挽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