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治疗
题目:女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3小时,患者意识清楚,瞳孔等大等圆,肌力2级,脑CT检查正常。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目前下列哪项处理最应该考虑
解析: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1.溶栓治疗
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者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2.一般治疗
①调整血压:脑梗死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mmHg)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②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③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④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⑤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⑥早期活动:防止褥疮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⑦加强营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患者创造恢复的机会。
该患者女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3小时,病程3小时,目前首先的治疗是溶栓治疗。
本题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关正常人的体温描述,不正确的是
上午体温较下午略高
解析:正常人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选项A正确。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体温也略升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例外,高温环境下体温也稍升高。故选项BDE正确,选项C错误,根据题意,选C。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的铁锈痰最主要的原因是
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含铁血黄素所致
[单选题]二尖瓣区收缩期器质性杂音的听诊特点不包括
吸气时增强
解析:二尖瓣区收缩期器质性杂音特点: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高调粗糙,强度3/6级以上,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传导,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加强,左侧卧位明显。
[单选题]癫痫持续状态的主要特征是
两次发作间期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
解析: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
[单选题]大量咯血指的是
每日咯血量在500ml以上
解析:咯血量:24小时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超过300ml)为大咯血。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是在心尖部听到
舒张期雷鸣样杂音
[单选题]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单选题]矫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的正常值为
<5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