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
严重感染所致的应激反应 误服毒性物质和腐蚀剂 摄入细菌污染的食物 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题目:急性胃炎的病因是( )
解析:病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均可作为外源性刺激。因此无A选项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健康传播的影响因素包括
传者
受者
传播途径
信息
环境因素
解析:健康传播的影响因素包括传者、受者、传播途径、信息、环境因素。故选ABCDE。
[多选题]关于无菌观念,正确的是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解析:对于无菌观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都是正确的。故选ABCDE。
[多选题]婴儿易患腹泻的主要因素是
消化系统发育不良
婴儿防御功能较差
消化酶分泌不足
胃液的酸度低
血IgM偏低
解析:因素有消化功能较差,消化酶的分泌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差;消化道的免疫功能不全;血IgM偏低;胃液的酸度低
[多选题]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
哺乳时应抱起,以防呛咳
雾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输液时要控制液量和速度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
[多选题]下列给药方案正确的是
β-内酰胺类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大环内酯类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多烯抗菌药物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解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药物)静脉滴注时,要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吉他霉素等)及多烯抗菌药物(两性霉毒B)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浓度依赖性药物)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或一日量一次性给药 。故选ABCD。
[多选题]关于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不超过400mg/L
小儿脑脊液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小儿脊髓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小儿3岁时脑的发育与出生时有很大区别
解析:一、脑 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发育最早,速度亦快。新生儿大脑已有主要沟回,3岁时细胞分化基本成熟,8岁时接近成人。神经髓鞘的发育从胎儿第6个月开始,至婴幼儿时期,神经纤维外层的形成还不完善,故婴幼儿时期,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人大脑,不仅速度慢,易于泛化,而且不易在大脑皮层内形成稳定兴奋灶。脊髓在出生时已具备功能,2岁时接近成人。小脑在胎儿期发育较差,生后6个月达生长高峰,生后15个月小脑大小已接近成人。 二、脑脊液 正常小儿脑脊液压力在0.69~1.96kPa,新生儿为0.29~0.78kPa,外观清,潘氏实验为阴性,白细胞数为0~10×106/L,小婴儿为0~20×106/L,蛋白质为0.2~0.4g/L,新生儿为0.2~1.28/L,糖类为2.8~4.5mmol/L,婴儿为3.9~5.0mmol/L,氯化物为阴性117~127mmol/L,婴儿为110~122mmol/L. 三、神经反射 正常小儿的生理反射有两种,一是终生存在的反射(浅反射及腱反射),另一种为婴儿特有的反射如觅食、吸吮、握持、拥抱、颈肢、交叉伸展、降落伞等反射。小儿3~4个月前Kemig征可为阳性,2岁以下Babinski征也可为阳性。
[多选题]ABC时间管理法的核心是
抓住主要问题
解决主要矛盾
保证重点工作
兼顾全面
提高工作效率
[多选题]婴儿心力衰竭的特点是
起病急
病情重
进展快
解析:婴幼儿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常不典型,一般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呈暴发型经过。患儿可于数分钟或至数小时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容及肋沿均凹陷,呼吸增快,常超过每分钟60次,甚至达100次以上。同时出现呕吐、烦躁、多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凉,脉搏快而无力,心动过速,可有奔马律,肺部有干啰音,表现为急性充血心力衰竭。故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