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E
CD10(+) Bcl6(+) MUM-1(-)
题目:患者男,55岁。无意中发现左锁骨上区无痛性肿块,直径约3cm大小,质地中等,活动。不伴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无咳嗽、血痰、气促等。当地医院行左锁骨上肿物活检病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Ki-67阳性率70%,CD20(+++),CD79a(+++),CD5(-)。进一步行全身PET/CT检查显示双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3~4cm,最高SUV值17。血LDH正常。目前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ⅡA期,累及双侧颈部淋巴结。
解析:1.CD10、Bcl6、MUM1免疫组化结果能够大致反应出基因分型,分为生发中心型和非生发中心型,虽然目前治疗上两者区分不大,但在预后上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3.虽然近期有报道在某些病例中(如年轻预后良好组)剂量调整的EPOCH-R效果可能更好,但目前尚无最后的结果和结论,目前仍推荐标准化疗方案R-CHOP。
4.患者为早期DLBCL,化疗4周期后CR,应该进一步行累及野放疗,多项研究证实,即使化疗后CR患者,放化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研究表明美罗华单药维持治疗未能带来进一步获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一般认为,癌症患者诊断后的心理状态通常要经过的5个阶段是( )
否认期
愤恨期
妥协期
抑郁期和接受期
[单选题]关于肿瘤的发生原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一种肿瘤对应一种致癌因素
解析:恶性肿瘤往往是体内外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引起的。比如乳腺癌,可能与遗传、饮食、激素、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有关。
[单选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是
丘疹脓疱型病变
解析: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相似的皮肤不良反应谱,常见表现包括干燥病(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指甲或甲周改变(通常为甲沟炎)、毛发生长异常(通常表现为脱发、睫毛粗长或面部多毛)以及毛细血管扩张(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的膨胀以及色素沉着),而丘疹脓疱型病变(即粉刺或痤疮样皮疹)是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80%。
[单选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是( )
雌激素受体阴性率高
[单选题]如该患者一般情况可,相关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则首选治疗方式为
肿瘤细胞减灭术
解析:卵巢癌患者如能耐受手术,且手术能达到满意减瘤者,治疗应首选肿瘤细胞减灭术,故正确的选择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