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肺炎克雷伯菌
题目:从一患者痰中分离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黏液型菌落,用接种环可拉出长丝。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O/F试验为发酵型,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目前,麻风病微生物学诊断的主要方法是:
直接涂片镜检
解析:目前麻风病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是刮取鼻咽膜和皮肤病变标本,作抗酸染色法直接镜检,如有抗酸染色阳性的麻风杆菌,特别是查到细菌在细胞内存在(即麻风细胞),有诊断意义。麻风菌素试验对诊断没有重要意义,因与结核菌有交叉反应,但可用于麻风分型和了解预后。麻风杆菌在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敏感的动物极少。
[单选题]细菌命名采用
拉丁双命名法
解析:细菌的命名国际上多采用拉丁双命名法,每个菌名由2个拉丁文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中文菌名则将次序颠倒,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Escherichiacoli(大肠埃希菌)。
[单选题]最新发展起来的标记免疫技术是
电化学发光免疫
[单选题]Hfr菌是:
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单选题]据"现时"各年龄组死亡率,计算一系列描述生命过程的寿命表称为( )
现时寿命表
[单选题]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动力26℃阴性,37℃阳性
解析:小肠结肠耶尔森菌26℃培养时有周生鞭毛,动力试验阳性,30℃以上培养时鞭毛易消失,所以动力试验阴性。
[单选题]细菌同时获得多重耐药性的主要途径有:
转座和R质粒的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