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概要记录通常是社工与案主的一次面谈记录,而不是对介入过程进行的阶段性总结。( )
正确答案 :B
错误
[多选题]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有( )。
正确答案 :ABCD
机构中老人在生活中容易丧失自己的身份和对日常生活的控制
老人受到非个人化的对待,因为他们在人院时被剥夺了个人财物
老人与外界间有设置的障碍,使他们丧失了通常在外界扮演的角色
失去自身的角色和与他人的交往,加上大的生活变化,使老人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
解析:解析:人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1)不同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生活、娱乐都在同一个地方,交往的都是同一群人。所有日常活动都有日程安排。(2)机构中老人在生活中容易丧失自己的身份和对日常生活的控制。老人的日常活动不得不由他人陪伴,受到的对待也与他人类似,几乎没有灵活性和个性。(3)老人受到非个人化的对待,因为他们在人院时被剥夺了个人财物。个人不能带太多的私人物品人院。个人的隐私也因为物理空间的安排而受到限制,如4到6个人一间房,又没有隔断。(4)老人与外界间有设置的障碍,使他们丧失了通常在外界扮演的角色。由于入手不足,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常被困在照顾机构中,与机构外的人很少有社会交往。(5)老人依赖工作人员来得到身体照顾和情绪支持。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语言可能与工作人员不同,而工作人员却要处理他们的全部生活。他们可能未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结果,有些人可能会受压抑,或是自我退缩。(6)失去自身的角色和与他人的交往,加上大的生活变化,使老人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7)老人可能会由于缺少隐私和在机构中社会关系有限,而在他人面前掩饰自己对一些想法和行动的感受。(8)为了适应养老机构和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退出一些活动,或远离一些场合。(9)为了适应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有意向工作人员挑衅,或不与他们合作。(10)老人可能接纳养老机构建立的稳定的、令人满意的环境,他们即使有时有心要返回社区,也没有信心适应外面社区生活的挑战。答案为A、B、C、D,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单选题]习俗水平是指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分为( )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正确答案 :A
好孩子定向阶段
解析: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多选题]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应注重的内容有( )。
正确答案 :ABDE
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
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重视道德建设
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单选题]从本质上讲,矫正社会工作就是司法体系中的( )。
正确答案 :C
社会福利服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