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演绎作品作者

题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 )。

解析: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
  • 正确

  • 解析:解析:物权为一种对世权、绝对权,这正是其区别于债权的不同之一。

  • [单选题]甲向朋友乙借钱,并告诉乙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就分给乙一笔钱。甲事后如约而行,则乙的行为
  • 构成走私罪共犯


  • [单选题]“民法”一词由罗马法的( )延续而来。
  • 市民法

  • 解析:解析:“民法”一词是从古罗马法中的“市民法”延续而来的。

  • [单选题]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为( )。
  • 2年


  • [单选题]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 )调整方案。
  • 部分

  •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其中第五项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故本题选B项。在宪法部分的复习中,一些知识性的法条内容需要熟记,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命题的重点。

  •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的是( )。
  • 有重大立功表现


  • [单选题]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三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4000元将弃婴卖出。甲的行为构成( )。
  • 拐卖儿童罪

  •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甲的行为是出卖而不是拒绝抚养,不构成遗弃罪;拐卖儿童罪和拐骗儿童罪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都是以儿童为对象,都可以采取欺骗手段,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前罪以出卖为目的,后罪的行为人不以出卖为目的,一般是供自己或他人收养、奴役;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权利,甲的行为是以出卖为目的,并实施了出卖行为,侵犯了弃婴的人身权利,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故并非诈骗罪。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自考公共课 公共管理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