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骨肉瘤

题目:男,1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胫骨近端肿痛,逐渐加重,皮肤表面静脉怒张,皮温增高。X线片见左胫骨近端呈溶骨性破坏,伴有骨膜日光放射状表现。

解析:骨肉瘤的突出症状是肿瘤部位的疼痛,由肿瘤组织浸蚀和溶解骨质所致。肿块表面皮温增高和浅表静脉显露,肿块表面和附近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典型的骨肉瘤的X线表现为骨组织同时具有新骨生成和骨破坏的特点。肿瘤多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边缘不清,骨小梁破坏,肿瘤组织密度增高,穿破骨皮质后,肿瘤将骨膜顶起,产生该病具有特征性的X线征象——三角。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存在于人体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是
  • 鸟氨酸

  • 解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被生物体直接用于合成蛋白质的仅有20种,且均属L-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体内也存在若干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L-α-氨基酸,如参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代琥珀酸。故本题选D。

  • [单选题]了解胎儿成熟度的检查不包括
  • 胎儿电子监护

  • 解析:计算胎龄、测子宫长度、测腹围、B型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值、羊水中卵磷脂/鞘磷脂比值以及羊水泡沫试验或震荡试验均是了解胎儿成熟度的检查。胎儿电子监护能够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用于评估胎儿宫内安危。

  • [单选题]"平衡膳食宝塔"提示,每天每人大豆类摄入量相当于干豆50g,其目的主要是
  • 提高膳食蛋白质质量

  • 解析:分析记忆题。平衡膳食宝塔结构,共分五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吃300~500g和200~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25g(鱼虾类50~100g,畜、禽肉50~75g,蛋类25~50g);奶类和豆类食物位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食盐不超过6g。谷类和豆类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中也往往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此每日每人大豆类摄入量相当于干豆50g,其目的主要是提高膳食蛋白质质量,选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核医学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