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血培养
题目:患者女,35岁。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用泼尼松50mg/d治疗1个月病情稳定,随后激素逐渐减量,至泼尼松25mg/d时出现发热,体温38.4℃。对鉴别发热原因意义不大的检查是
解析: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发热,可能为疾病活动期,可表现为血沉增高、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抗双链DNA抗体滴度增高、补体C3下降,故检查A、B、C、D项,有助于发热原因的鉴别。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细菌感染所致,故血细菌培养对鉴别发热原因意义不大。血培养主要用于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答案为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述疾病中,最常出现大咯血的是
空洞性肺结核
解析:大咯血最常见原因是肺结核。
[单选题]患者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层束状带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由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入腺垂体,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ACTH则可以促进皮质醇的分泌。反过来糖皮质激素在血液中浓度的增加又可以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对CRH和ACTH的分泌从而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分泌,ACTH含量的增加也会抑制下丘脑分泌CRH,这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故选A。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组类固醇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所以B不准确;TSH是促甲状腺激素,GH是生长激素,PRL为催乳素,均与糖皮质激素无关,故C、D、E错。
[单选题]男,65岁。活动时心悸、气短1年余。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周围血管征阳性。该患者心界叩诊最可能表现为
向左下扩大,心腰凹陷
解析:从本题病例体征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周围血管征阳性可知患者所患疾病可能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病查体可见左心室增大,心界叩诊为心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呈凹陷,心界呈靴形。故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小儿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急性肺炎
解析: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占麻疹死因的90%以上。麻疹病毒本身引起的间质性肺炎,随出疹及体温下降后好转。如继发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此类肺炎可发生于麻疹过程的各个时期。中毒症状重,死亡率高。少数猩红热患者病后2~5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
[单选题]患者张某,男性,7岁。2周前有咽痛,现出现下肢及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小便色如洗肉水,血压140/95mmHg。临床上最可能诊断为
急性肾小球肾炎
解析:患者为儿童,有上感病史,小便色如洗肉样,首先考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该病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痔点的肾小球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赃病。年龄以3~8岁多见,2岁以下罕见。男女比例约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