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E

大多数门腔分流术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含量都增高 动脉血和脑脊液中氨含量明显相关 便秘时会引起血氨增高 结肠呈碱性环境时产氨增加

题目:关于肝性脑病的氨代谢,下述哪些正确

解析:1.因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升高不显著。氨主要是由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HP产氨也是一个来源),吸收入血进入循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起病急,症状重,10天内即出现危重症状,其导致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肝衰竭后,血中增多的游离脂肪酸、硫醇、酚、胆酸、芳香族氨基酸等。患者起病后因病情危重,进食受影响,故相对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或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而言,其血氨升高不显著。故B错误。2.动脉血和脑脊液中氨含量明显相关即指动脉血氨含量升高,脑脊液中氨含量也会升高。两者成正相关。C正确。3.由于门腔静脉间有手术分流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使门静脉中的毒性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体循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此型脑病的发生通常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脑病常可获得改善,受到诱因的作用又可复发。该型患者中多数伴有血氨升高。A正确。4.忌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使氨离子弥散入肠黏膜进入血循环至脑组织,产氨增加使肝性脑病加重 。E正确。6.便秘时会引起血氨增高D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肝内直接与血浆接触的结构是
  • 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

    肝细胞通道内表面的微绒毛

    肝血窦内皮细胞

    肝星状细胞

  • 解析:肝内直接与血浆接触的结构: 1.内皮细胞间常有0.1~0.5μm宽的间隙。因此肝血窦通透性大,血浆中除乳糜微粒外,其他大分子物质均可自由通过,肝细胞产生的脂蛋白等也可通过血窦壁进入血窦,这有利于肝细胞摄取血浆物质和排泌其分泌产物。D正确。2. 有的肝细胞相邻面之间有贯通的细胞间通道,并与窦周隙相通,表面也有许多微绒毛,使肝细胞有更广大的表面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AB正确。3.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名称有多种多样,如肝贮脂细胞、脂细胞(1ipocyte)、维生素A贮存细胞、窦周细胞、Ito细胞等。贮脂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成纤维细胞,它在肝正常微环境中,细胞内形成脂滴,以摄取和贮存维生素A功能为主,而合成胶原功能表达受抑制;在病理状况下,贮脂细胞增多并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功能增强,与肝纤维增生性病变的发生有关。E正确。

  •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
  • 暴饮暴食


  • [多选题]在阿米巴肝脓肿中,下列均应手术引流
  • 左叶肝脓肿

    经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效及穿刺引流失败者

    多发性脓肿穿刺引流失败者

    继发细菌感染者或穿破入腹者

  • 解析: 肝脓肿需手术引流者一般直径大于8cm,穿刺易伤及邻近器官者;脓肿穿破入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脓肿中有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多发性脓肿,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左叶肝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者,也应考虑手术。故选:ACDE。

  • [多选题]下述哪些Hp阳性者是根除Hp的指征
  • 因其他疾病计划长期使用NSAID者

    早期胃癌术后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

  • 解析:1)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2)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5)长期使用NSAID者.

  • [多选题]黄疸伴脾大可见于 ( )
  • 病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

    疟疾

    淋巴瘤

  • 解析:黄疸伴脾大可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疟疾、淋巴瘤。故选:ABCE。

  •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此种情志多为( )
  • 恐惧过度


  • [单选题]在推拿手法中,常与搓法、捻法一同配合运用,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 )
  • 抖法


  • [多选题]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维持治疗,正确的是( )
  • 停药后症状反复且持续者需维持治疗

    有食管炎并发症者,需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以质子泵抑制药效果最好

  • 解析:本病在用经好转而停药后,由于其LES张力未能得到根本改善,故约80%病例在6个月内复发。如在组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维持用药,或有症状出击时及时用药,则可取得较好疗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医学检验(师)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