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硝苯地平

题目:下列哪种药物不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升高(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升高的药物”。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氨苄西林、利福平、四氯化碳、乙醇、汞、铅、有机磷等亦可使ALT活力上升。常见可致ALT活力上升的其他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四环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多粘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拉氧头孢、头孢地嗪、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均偶可引起血清AST或ALT升高。尤其红霉素类的酯化物可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12日出现肝肿大、黄疸、AST或ALT升高等胆汁淤积表现。其中依托红霉素对肝脏的损害比红霉素大,主要表现为AST或ALT升高。②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致血清AST一过性升高。灰黄霉素大剂量时有肝毒性,可见AST或ALT升高,个别人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酮康唑偶可发生肝毒性,表现为乏力、黄疸、深色尿、粪色白、疲乏、AST及ALT一过性升高,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③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可致ALT及AST升高。④血脂调节药,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连续1年以上者有2%~5%可观察到无症状的AST及ALT异常。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年)由国家的哪一机构发布
  • 国务院


  • [单选题]关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叙述错误的是
  • 应静脉给药,宜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 解析:应在麻醉开始时给药;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手术3小时以上,应补充一个剂量;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后不必再用是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正确描述,故选C

  • [多选题]异丙肾上腺素的临床用途有
  • 房室传导阻滞

    中毒性休克

    支气管哮喘

    心搏骤停


  • [单选题]对驾车、高空作业、精密机械操作者在服用抗过敏药后
  • 休息6小时以上

  • 解析:本题考查荨麻疹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抗过敏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组胺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引起镇静、困倦、嗜睡反应,多数人都能在数日内耐受。但对驾车、高空作业、精密机械操作者,在工作前不得服用或服用后休息6小时以上再从事上述活动。

  • [单选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关于麻醉药品监督管理正确的是
  • 麻醉药品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卫生部调整、制定公布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麻醉药品的监督管理。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第五条。 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品目录、精神品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对造成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国务院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嗣内负责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造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的管理工作。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