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营造灌丛或草原景观
题目:按照自然带分布的规律,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方向是( )。
解析:西北干旱严重。土地贫瘠,荒漠化现象严重应以抗旱固土能力强的灌丛植物为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刺死。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甲的行为( )。
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
解析:预备、未遂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着手实行犯罪的判断需要因罪而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属于预备犯,杀人行为的着手是开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不同的方式的着手的点是不同的,在刀杀、枪杀、棍杀的时候起码要等到行为人看到被害人,举起武器要打、要杀才能认为是着手,显而易见在本案中行为人连被害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当然不能认为是着手。由于行为人没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是预备犯。这就是未遂与预备的区别。常见的未遂与预备的区别除了杀人问题以外还有抢劫。如:一个人打出租车到某地去,结果引起司机韵怀疑,直接把车开到了公安局去了,这种情况属于预备犯,因为抢劫的着手是为了获得财物,开始使用暴力威胁行为。在这个案件中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来不及实施.因此是预备犯。
[单选题]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各种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消化或扬弃。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定义的一项是( )。
文学文本的意义只能是作者解释的产物
解析:B项错误在于,不符合定义中的“以读者为主体”,对文本意义的解释主体不局限于作者。
[多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主要包括( )。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可以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解析: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民族自治区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属于自治权。故选B项,排除A项。根据《宪法》第120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C项正确。根据《宪法》第115条的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D项错误。
[多选题]甲将自己的一套房屋租给乙住,乙又擅自将房屋租给丙住。丙是个飞镖爱好者,因练飞镖将房屋的墙面损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甲有权要求解除与乙的租赁合同
甲有权要求乙赔偿墙面损坏造成的损失
甲有权要求丙搬出房屋
解析:《合同法》第224条第2款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本题中,乙未经出租人甲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出租人甲有权要求解除与承租人乙之间的租赁合同。因此,A项正确。
[单选题]教育:孩子( )
种植:谷物
解析:此题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教育孩子,种植谷物。注意B项,炉火一般为“熄灭”,而不用“扑灭”。
[多选题]一切相关的法律关系都有主次之分,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中,前者是第二性的法律关系,后者是第一性的法律关系
实体性法律关系和程序性法律关系中,前者是第二性的法律关系,后者是第一性的法律关系
解析: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中,调整性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实体性法律关系和程序性法律关系中,实体性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
[单选题]2004年纺织品之外的我国其他产品的进出口顺(逆)差约为多少亿美元?( )
逆差456
解析:(1)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2)贸易逆差: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2004年我国纺织品实现顺差782.5亿美元,同比增长4%,是全国同期进出口顺差的2.4倍。”因此2004年纺织品之外的我国其他产品的进出口应该是逆差,设逆差为X,则2.4×(782.5-x)=782.5.解得x=456.5,所以2004年纺织品之外的我国其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456.5亿元,故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