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率
题目:CT的密度分辨率
解析:密度分辨率又称低对比分辨率,是在低对比度情况下分辨物体微小差别的能力,常以百分单位毫米数表示或以毫米百分单位表示。与测量时所采用的剂量大小有关,其中像素噪声是主要影响因素。增加层厚光子数,密度分辨率提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50岁,CT片示左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无骨质破坏,无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病理诊断为上颌窦癌。请判断其TNM分期( )。
T1N0M0
解析:根据病例,病灶局限于上颌窦内,无淋巴结肿大,无远程转移,诊断分期为T1N0M0。
[单选题]关于肝门部结构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汇合而成
[单选题]下列关于肝腺瘤,哪项说法正确?( )
镜下主要由肝细胞组成
解析:肝腺瘤通常有包膜,排列杂乱无章,无正常肝小叶结构,肿瘤内通常不含胆管,易出血,实质内可见脂肪。
[单选题]面神经管常分为几段:( )
3段
解析: 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底,止于茎乳孔。分三段:迷路段,鼓室段(又称水平段),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迷路段:起自内耳道底的面神经管区,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面神经膝神经节。面神经第1个分支岩浅大神经由膝神经节前方分出,经颞骨岩部前面的面神经管裂孔出颞骨,沿岩浅大神经沟走行,经破裂孔出颅。鼓室段:起自面神经膝神经节,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因其基本呈水平方向行走,故又名面神经管水平段。面神经第2个分支镫骨肌神经由锥隆起后方分出,经锥隆起内的小管出颞骨,分布到镫骨肌。乳突段:起自面神经管锥隆起平面,垂直向下行走,止于茎乳孔,又名面神经管垂直段。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发出第3个分支,即为鼓索,经过鼓索小管入鼓室。
[单选题]当窗宽为200,窗位为300时,其CT值显示范围为
200~400
解析:CT值显示范围为窗位-1/2窗宽~窗位+1/2窗宽。
[单选题]腺性膀胱炎的多发囊样表现多见于哪种病原菌的感染?( )
大肠杆菌感染
解析:腺性膀胱炎是由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引起膀胱上皮化生而形成,常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泌尿系感染多见于大肠杆菌。
[单选题]在肺癌的TNM分期中T1NxM0是指( )。
肿瘤最大直径≤3cm,区域性淋巴结不能评价,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解析:肺癌的TNM分期中T1是指肿瘤最大直径≤3cm,周围为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包绕,支气管镜下未见向叶支气管近端侵犯。少见情况下,任何大小的表浅肿瘤如果浸润深度只限于支气管壁,即使已累及主支气管近端,也属于T1。
[单选题]关于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消化道组织本身影像对比最好
解析:消化道组织绝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相差比较小,故本身影像对比差,常引入对比剂进行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