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题目:QT间期离散度常用来反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单选题]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以上都是
[单选题]心室肌最后除极的部位是
左心室基底部和右心室肺动脉圆锥部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产生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解析: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明显不同,同一处心肌在除极的不同时间,其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单选题]关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RP′间期常>70ms
解析: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于存在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其中一条径路为快径路,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长;另一条为慢径路,传导速度慢而不应期短。当一个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出现后,快径路处于不应期,激动沿慢径路下传激动心室的同时又从快径路逆传激动心房,如此持续发生便形成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征为:心动过速可被程序刺激诱发;心率常在150~250次/分,RR间距规整;QRS波群时限正常或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逆传P′波与QRS波群部分重叠,RP′间期常<70ms。
[多选题]会引起QRs波群增宽的是
室性异位心律
室内差异性传导
预激综合征
Ic类药物
[单选题]关于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解析: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可为心房内折返或心房局部自律性增高。房性P′波的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当其来源于右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直立,来源于左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当其来源于心房上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来源于心房下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频率常为150~250次/分;P′R间期与其心率相配,有时可明显延长。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被房性期前刺激诱发和终止,而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常不能被外加刺激诱发和终止,两者房室传导比例常为1:1,但心房率过快时亦可呈2:1、3:1下传。心房率过快时可引起室内差异性传导,导致QRS波群变形。
[单选题]运动试验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是
ST段下移水平型或下斜型>0.1mv
[单选题]以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共有特征,但应除外
心动过速时可出现房室2:1传导
解析: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可表现出前传或逆传阻滞,或房室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