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3.2秒

题目:为了避免描记ST段低频信号时出现失真,要求心电图机的时间常数

解析:时间常数与心电图波的下降速率有关,时间常数越长,幅值下降越慢,反之越快。若小于1.5秒说明低频响应差,可使ST段低频信号在描记时出现下降等伪差。目前要求心电图机的时间常数≥3.2秒。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X线检查可显示肺血增多的疾病是
  • 房间隔缺损

  • 解析:房间隔缺损产生左向右分流,可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

  •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PR间期正常可完全排除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关于室性逸搏心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不会出现逆行P′波

  • 解析:室性逸搏的心电图表现:①延迟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时限>0.12s;②QRS波群前无相关窦性P波;③逸搏间期可规则亦可不规则,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室性逸搏可以出现逆行P′波。

  • [单选题]右心房腔内开口的数目为
  • 4

  • 解析:右心房腔内有4个开口,分别为上、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及冠状窦口。

  • [多选题]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aVR导联QRS波群呈R型或RS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QRS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 解析: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后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是指从QRS波群终点前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应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有其电生理的合理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时其心室激动的初始顺序是通过正常希浦系统进行的,故除极速度较快,Vi较大,束支阻滞主要使心室中段与终末除极速度变慢,故Vt较小,因而Vi/Vt>1时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因激动起源于心室,初始除极是通过传导速度较慢的心室肌进行传导,故Vi较小,当心室除极到达希浦系统时激动传导速度较快,Vt较大,因而Vi/Vt≤1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需要注意的是,侵害心肌的某些疾病可能改变Vi或Vt,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伴有前间壁心肌梗死可使Vi减小,而Vt无改变,易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肌瘢痕位于心室激动较晚的部位可使Vt减小,易将室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此,采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单选题]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造影表现为
  • 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

  • 解析:选项A是右冠状动脉一右心室瘘,选项C是导管刺激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选项D是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选项E是心肌桥。

  • [单选题]关于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 解析: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可为心房内折返或心房局部自律性增高。房性P′波的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当其来源于右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直立,来源于左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当其来源于心房上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来源于心房下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频率常为150~250次/分;P′R间期与其心率相配,有时可明显延长。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被房性期前刺激诱发和终止,而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常不能被外加刺激诱发和终止,两者房室传导比例常为1:1,但心房率过快时亦可呈2:1、3:1下传。心房率过快时可引起室内差异性传导,导致QRS波群变形。

  • [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有以下作用,但除外
  • 延长QT间期

  •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心率,缩短QT间期。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针灸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临床执业医师 医学检验(中级)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