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间接故意

题目: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杀乙,置乙身边丙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向乙射击。结果没有击中乙,却打死了丙。对于丙的死亡,甲的罪过形式是( )。

解析:解析:区分各类罪过形式的差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现区分如下: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必然性,又实施行为,为直接故意(希望发生);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却实施行为的仍为直接故意,但若放任结果的发生的,则为间接故意(任其发生);如果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却造成结果发生的,则为过于自信的过失(不希望发生);如果因行为人麻痹大意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则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认识不到发生)。本题中,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伤害丙,虽然不积极追求但却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系间接故意,故选B项。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 )。
  • 10年

  • 解析:解析: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故答案为A。

  • [单选题]《中华民国民法》最终完成并颁布的时间是( )。
  • 1930年

  • 解析:解析:《中华民国民法》是分编草拟、分编公布的,1929年公布了总则、债和物权三编,1930年公布了亲属和继承两编。可见,《中华民国民法》最终完成并颁布于1930年,故选C项。

  • [单选题]在明代,条例由权宜之法变为永久性法规始于( )。
  • 弘治年间


  • [单选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有关最高额抵押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最高额抵押权是为将来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的抵押方式

  • 解析:解析:最高额抵押权可以适用于各类合同,而不仅仅适用于借款合同,这是《物权法》对《担保法》的修改,因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最高额抵押权仅仅适用于借款合同,故A项表述错误。根据《物权法》第204条的规定,最高额抵押权涉及的主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B项错误。根据《物权法》第203条第2款的规定,C项错误,D项正确。

  • [单选题]王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李因受丈夫责骂,与王某中断了关系,王怀恨在心。某日下午,王将李某骗至自己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家将其丈夫杀死。王某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 )。
  • 连续犯

  • 解析:解析: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继续犯、结果加重犯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行为人仅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而本题中的王某实施了两个危害行为(一是杀害李某,二是杀害李某的丈夫),因而不属于继续犯、结果加重犯;吸收犯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和指向的对象具有同一性,而本题中王某的两个行为指向的对象分别是李某、李某的丈夫,不具有同一性,因此,王某的行为也不属于吸收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成考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