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大诰
题目:“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此规定针对的中国古代法律是( )。
解析:解析:朱元璋因为非常看重他亲手制定的《大诰》,在颁布时做出了题目中所说的规定,并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科举考大诰,乡民集会宣讲大诰等。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
资政院
[单选题]对于自首犯,( );犯罪较轻的,( )。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免除处罚
解析:解析:参见《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
[单选题]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因此,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是( )。
意思表示
解析:解析:A项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为能够产生预期效果的条件,非基本要素。B项行为人有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效力的前提。C项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和基本要素。D项行为人有意思能力只是作出有效意思表示的前提,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
[多选题]按照解释方法对刑法所作的解释包括( )。
扩张解释
文理解释
限制解释
解析:解析:以解释的方法为标准,刑法解释可以划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其中,论理解释包括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因此,选择A,C,D。选项B学理解释,是以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划分的无权解释。
[多选题]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 )。
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解析:解析: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构成事前所通谋的犯罪的共同犯罪。
[单选题]“十恶”首次规定于( )。
《开皇律》
解析:解析:“十恶”是在《北齐律》“重罪十条”基础上发展确立的,首次规定于隋朝《开皇律》。
[单选题]甲有一子,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与同学乙发生口角,追打乙,致使乙摔伤,共花去医药费4000元。对于上述费用承担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