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Koch

题目:首先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是

解析:首先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是Koch。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涂片检查最可能出现
  • 嗜多色性红细胞

  • 解析:成熟红细胞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增生性贫血。

  • [单选题]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 有菌免疫

  • 解析:结核的免疫为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指免疫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机体后,使机体对细菌再次入侵有免疫力,而当细菌或其成分从体内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 [单选题]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说法错误的是
  • 试带浸入尿液时间过长,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 解析:干化学法测定采用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主要测定尿中的清蛋白,对球蛋白及黏蛋白不敏感。尿液pH值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尿液pH≥9.0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当pH≤3.0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 [单选题]对金属镍的皮肤过敏反应( )
  • 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

  • 解析:镍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是由于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属于I型变态反应。

  • [单选题]以下哪种消毒灭菌技术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消毒灭菌效果
  • 紫外线

  • 解析:紫外线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消毒灭菌效果。

  • [单选题]关于APT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T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 解析:APTT是一个敏感且可靠的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 [单选题]肝脏生物转化功能的第二相反应是指( )
  • 结合反应

  • 解析: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这种肝内的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药学(师) 中药学(士)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