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阿司匹林

题目:患者,男,70岁,两周前因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经积极治疗,病情显著缓解后出院、目前无其他伴随疾病,为进行心脑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应首选的药物是( )

解析: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从临床上看,每天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150毫克,能够防止脑梗塞的复发。故本题选择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辅料中,崩解剂是
  • CCMC-Na

  • 解析: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是交联化的纤维素羧甲基醚(大约有70%的羧基为钠盐型),由于交联键的存在,故不溶于水,但能吸收数倍于本身重量的水而膨胀,所以具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 [单选题]下列具有散瞳作用的药物是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 解析:本题考查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作用特点。由于肾上腺素具有散瞳作用,因此青光眼患者慎用。故答案选D。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是( )。
  • 氨基苷类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根据药效动力学(PK)/药代动力学(PD)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选项A中,多肽类药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给药原则一般应按每日分次给药,使T>MIC%达到40%以上,从而达到满意的杀菌效果。选项B,依据药效动力学(PK)/药代动力学(PD)参数,青霉素类药基本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且血浆半衰期较短,几乎无抗生素后效应和首剂现象,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与血浆峰浓度关系较小。选项C,头孢菌素类药与青霉素类同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除部分血浆半衰期较长的品种外,给药原则一般应按每日分次给药,使T>MIC%达到40%以上,从而达到满意的杀菌效果。选项D,林可霉素类药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给药原则一般应按每日分次给药,使T>MIC%达到40%以上,从而达到满意的杀菌效果。选项E,氨基糖苷类药物属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其用药目标是使血浆峰浓度/MIC≥10~12.5或AUC/MIC≥125,集中日剂量一次给药,尽量减少给药次数,达到满意杀菌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结构与β受体拮抗剂相似,同时具有β受体拮抗作用以及钠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是
  • 普罗帕酮

  • 解析:普罗帕酮结构与β受体拮抗剂相似,也具有轻度β受体的拮抗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也可用于各种早搏的治疗。

  • [多选题]下列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
  • 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等

    做皮肤过敏试验

    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发生休克,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严重者稀释后静脉滴注

  • 解析:E为防止青霉素的各种过敏反应,应避免局部应用,并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应警惕个别人在皮试过程中出现休克,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以增加疗效,防止复发。

  • [多选题]应当取消药师调剂资格的情形包括
  • 未按照规定对处方进行审核,造成严重后果的

    发现超常处方无正当理由而不进行干预的

    发现处方不适宜,无正当理由而不进行干预的

  • 解析: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

  • [单选题]以下关于栓剂附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常用作栓剂增稠剂的物质有氢化蓖麻油、单硬脂酸甘油酯、没食子酸酯类

  • 解析:没食子酸酯类是作为抗氧剂使用的不是增稠剂。答案D是错误的。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