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氯氮平
题目:患者男,45岁,已婚,个体户。反复出现容易烦躁、感头脑昏昏沉沉、脑子不清晰,精力欠佳、睡眠不好10年左右。躯体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
解析:根据题干,患者病程10年,反复出现脑功能衰弱症状、情绪易烦躁、睡眠障碍。躯体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所以可以考虑为神经衰弱。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见于许多躯体疾病,可能是这些疾病早期症状,可能是其伴随症状之一,也可能见于这些疾病的恢复期。特别是40岁以后表现有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即使不是首次出现症状,既往已有明确的神经衰弱病史,仍需打开思路,谨防叠加有躯体疾病,有可能症状就是躯体疾病的首发或伴发症状,而不是神经衰弱的复发。该患者有头昏乏力,所以首先最需要检查的是是否有血压增高的情况。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脑电图电极与头皮间的阻抗应在( )。
100~5000Ω
[单选题]甲状腺危象治疗时,能阻滞儿茶酚胺释放、降低组织对甲状腺素反应的药物是
普萘洛尔
[单选题]下列各项,冠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单选题]风心病中最易引起心绞痛的是
主动脉瓣狭窄
[单选题]男性,20岁。门诊检查疑为肝豆状核变性,对此病人进行了化验检查。下列哪项是不符合的
血清铜氧化酶活力增高
[单选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区别是
骨髓象中白细胞成熟程度
[单选题]目前的研究认为: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是
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的神经发育异常
解析:神经发育异常学说逐渐成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认为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而不同脑区发育异常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