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多对多
题目:不属于会话连接和传输连接之间的关系的是( )。
解析:会话连接要通过传输连接来实现。会话连接和传输连接有三种对应关系:一个会话连接对应一个传输连接;多个会话连接建立在一个传输连接上;一个会话连接对应多个传输连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试题(34)评价规格说明中不包括(34) 。
请求者说明评价覆盖范围
[单选题]数据管理技术经历的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是( )。
数据和程序紧密地结合
[单选题]●给定关系模式销售排名(员工号,商品号,排名),若每一名员工每种商品有一定的排名,每种商品每一排名只有一名员工,则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29) 。(29)
只有(员工号,商品号)能作为候选键
[单选题]安全策略表达模型是一种对安全需求与安全策略的抽象概念模型,一般分为自主访问控制模型和强制访问控制模型。以下属于自主访问控制模型的是()
HRU 模型
[单选题]●属于局域网功能的是 (27) 。(27)
内部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
解析:【解析】局域网重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共享,其中系统信息处理不是它功能文件和视频的传输和观看只是信息共享当中的一部分。
[单选题]耦合度描述了(23)。
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解析:解析:耦合度是指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的独立性程度。它用来衡量多个模块间的相互联系。一般来说,耦合度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即:耦合内容的数量,即模块间发生联系的数据和代码的多少,同这些数据和代码发生联系的模块的多少,多的耦合强,少的耦合弱。模块的调用方式,即模块间代码的共享方式。可分为用CALL语句调用方式和用GOTO语句直接访问方式。模块间的耦合类型有以下几种方式:(1)独立耦合:指两个模块彼此完全独立,没有直接联系。它们之间的唯一联系仅仅在于它们同属于一个软件系统或同有一个上层模块。这是耦合程度最低的一种。当然,系统中只可能有一部分模块属于此种联系,因为一个程序系统中不可能所有的模块都完全没有联系。(2)数据耦合:指两个模块彼此交换数据。如一个模块的输出数据是另一个模块的输入数据,或一个模块带参数调用另一个模块,下层模块又返回参数。应该说,在一个软件系统中,此种耦合是不可避免的,且有其积极意义。因为任何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数据的产生、表示和传递。数据耦合的联系程度也较低。(3)控制耦合:若在调用过程中,两个模块间传递的不是数据参数而是控制参数,则模块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耦合。控制耦合属于中等程度的耦合,比数据耦合模块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但控制耦合不是一种必须存在的耦合。当被调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作为输入参数时,说明该模块内部存在多个并列的逻辑路径,即有多个功能。控制变量用于从多个功能中选择所要执行的部分,因而控制耦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4)公共耦合:又称公共环境耦合或数据区耦合。若多个模块对同一个数据区进行存取操作,则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公共耦合。公共数据区可以是全程变量、共享的数据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外存上的文件、物理设备等。当两个模块共享的数据很多,通过参数传递可能不方便时,可以使用公共耦合。公共耦合共享数据区的模块越多,数据区的规模越大,则耦合程度越强。公共耦合最弱的一种形式是:两个模块共享一个数据变量,一个模块只向里写数据,另一个模块只从里读数据。当公共耦合程度很强时,会造成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控制,错误传递机会增加,系统可靠性降低,可理解、维护性差。(5)内容耦合:是耦合程序最高的一种形式。若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模块的内部代码或数据,即出现内容耦合。内容耦合的存在严重破坏了模块的独立性和系统的结构化,代码互相纠缠,运行错综复杂,程序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很不一致,其恶劣结果往往不可预测。内容耦合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①一个模块访问另一模块的内部代码或数据;②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转到另一个模块的内部;③两个模块有一部分代码重叠;④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一般讲,在模块划分时,应当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尽量转成数据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单选题]
B. 160
C. 81
D. 80
81
解析:解析:(22)空:海面的柱面数和磁道数相同,每面的磁道数为80×(12-10)/2+1=81。
[单选题]文中( 4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dmission
[单选题]甲将其一篇短文《心灵的呼唤》投递给杂志社。未经甲的许可,杂志社便委托乙对甲的短文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乙和甲的短文发表在其刊物上,则(14)。
杂志社和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解析:解析:甲将其一篇短文《心灵的呼唤》投递给杂志社,则甲是这篇短文的著作权人。未经甲的许可,杂志社便委托乙对甲的短文进行修改,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修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因此,杂志社将署名为乙和甲的短文发表在其刊物上,乙也侵犯了甲的著作权。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