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使结点q指向P的后件结点,再使结点P指向结点q
题目:在线性链表的插入算法中,若要把结点q插在结点P后面,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在修改结点指针域的操作中,有一个操作顺序的问题。比较选项A和B只是操作顺序颠倒了-下。A中先使结点p指向q后,q就成为P新的后件结点了,原先通过结点P指向的后件结点与结点P脱节了那么后面的-步操作没有任何意义的:使结点q指向P的后件结点即使结点q成为自己的后件结点。按照B指定的顺序操作就不会出现在引用结点p的指针域之前已经把它的值修改了的情形。至于C和D项是命题者设计的干扰项想让考生把P和(1的顺序搞混。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AppWizard的说法错误的是:()。
AppWizard为各类应用程序提供了代码,其中包括控制台命令窗口
解析:本题答案:D
[单选题]下列( )事件过程可以将打开文件对话框的标题改变为“new Cap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onDialog1.DialogTitle="new Caption" CommonDialog1.ShowOpen End Sub
解析:解析: 可以通过DialogTitle属性设置打开文件刘话框的标题,使用ShowOpen方法设置通用刘话框的类型为打开文件对话框。
[单选题]作为整个应用程序入口点的主程序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______。
初始化环境,显示初始的用户界面,控制事件循环
解析:解析:主程序是整个应用程序的入口点,主程序的任务是设置应用程序的起始点、初始化环境、显示初始的用户界面、控制事件循环,并当退出应用程序时,回顾开始的开发环境。当用户运行应用程序时,将首先启动主程序文件,然后主文件再依次调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及其他组件。所有的应用程序必须包含一个主程序文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C。
[单选题]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 int n[3],i,j,k = 2; for(i = 0;ik;i++) n[i] = O; for(i = O;ik;i++) { for(j = O;jk;j++) n[j] = n[i] + 1; } coutn [0 ] end1; return 0; } 上述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
3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其使用。根据程序逐步分析:程序首先给数组n的所有元素赋初值0,然后执行一个嵌套的循环结构。嵌套循环的执行过程如下:①i=0时,j分别取值0、1,使得n[0]、n[1]的值分别变1、2,内层循环结束。②i=1时,对外层循环进行判断,符合循环条件,执行内层循环,j分别取值0、1,使得n[0]、n[1]的值变为3、3,退出内层循环。③i=2时,判断外层循环,不再符合循环条件,退出外层循环,执行cout语句,输出n[0]的值为3。
[单选题]用二维表形式表示的数据模型是 ______。
关系数据模型
解析:解析:关系模型与层次型、网状型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描述的—致性,模型概念单一。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每一个关系都是一个二维表,无论实体本身还是实体间的联系均用称为“关系”的二维表采表示,使得描述实体的数据本身能够自然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传统的层次和网状模型数据库是使用链接指针来存储和体现联系的。
[单选题]如果进栈序列为e1,e2,e3,e4,则可能的出栈序列是( )。
e4,e3,e2,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