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OSPF

题目:下面协议中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路由汇聚(roufe summarization)功能的是( )。

解析:(13)B) 【解析】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col) 是由Cisco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路由协议,它是一种距 离矢量路由协议,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和路由汇聚功能;RIPvl不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和路由汇聚功能,但后来的RIPv2支持这些功 能;但VTP(VLAN Trunk protocol)不是路由协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假设8255A中写入的方式控制字是82H,则
  • C端口都工作在方式0

    C都工作在方式2

    C都设置为输出方式


  • [单选题]若一个子程序起始地址为2K,调用指令CALL的内存地址为K+2,则执行CALL指令所要执行指令的地址为
  • 2K


  • [单选题]以下哪种类型的数据库使用树形数据结构组织和存储数据______。
  • 层次数据库


  • [单选题]如果芯片8253的计数器2的时钟频率为2MHz,工作在模式2,为使计数器0每10ms能向外发一中断信号,下列正确的计数初值是
  • 20000


  • [多选题]原型化方法或称快速原型化方法是一种当前常用的软件工程方法,尽管其特征与传统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有所不同,但从原型化方法的演变仔细分析,仍可看出它与结构化方法的内在联系,试回顾两种方法的发展特征和演进历史并论述下述问题:1.两种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联系。
  • 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的优点及其适应对象。

    实施快速原型法的前提和条件。

  • 解析:1.本题通过题干陈述和所提三问,考查考生对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和快速原型化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内容以及两种方法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1)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类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强调用户需求第一,并在需求分析报告中即基本冻结了用户的需求,其开发的阶段划分、文档的规范都基于需求定义的明确。 (2) 快速原型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强调快速获取用户基本需求,快速建立需求模型,并与用户交互、迭代并修改和完善模型。 (3) 两种方法间的联系:结构化方法实施的过程,培养了一批熟悉业务、掌握领域知识的人员,他们是实施原型化的理想人员:结构化方法实施中形成了一批软件开发工具。它们使快速开发原型系统成为可能;结构化方法的应用积累了一批原型系统,为原型化方法实施提供了基础;原型化方法是一类需求定义的快速方法,一旦需求定义明确;即可实施严格的结构化方法。 第2问 (1) 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方法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即体现软件开发中用户至上的原则;开发过程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明确;各阶段有具体的描述工具易于掌握;强调文档的重要性,并给出文档的内容和格式,因此方法具有易操作性,是软件开发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 (2) 结构化方法更适合于需求能够和应该预先明确定义的软件系统,如系统软件或某些实时控制软件等。 第3问 实施快速原型法的基本前提条件一般是:有高水平的实施原型化的人员,他们掌握工具,了解业务,能快速获取用户需求;有快速建造模型系统的工具,二者缺一不可。有相应原型系统的积累可加速实施,但不是实施原型化方法的前提。

  • [单选题]将Catalyst 6500交换机的设备管理地址设置为203.29.166.9/24,缺省网关的lP地址为203.29.166.1,正确的配置语句是( )。
  • set interface sc0 203.29.166.9 255.255.255.0 203.29.166.1

  • 解析:(20)D) 【解析】 Catalyst 6500配置IP地址的命令如下: Set interface sc0(broadcast address)。本题中,lP地址203.29.166.9/24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 [单选题]下面有关Windows 2003用户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本地用户可以访问整个域中的资源,但不可修改

  • 解析:(38)D) 【解析】 windows 2003中包括本地用户和域用户两类用户。本地用户的信息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的账户管理数据库中,用户登录后只根据权限访问本地计算机。域用户的信息存储存域控制器的活动目录中,用户登录后可以根据权限访问整个域中的资源。

  • [单选题]二进制数1011010的十进制值是
  • 90


  • [多选题]设有高校选课系统,需要对学校的系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学生选课信息进行管理。已知系(DEPT)信息包括系编号(DeptNO)、系名称(DeptName);教师(1'eacher)信息包括教师号(1'NO)、教师名(TName);课程(Course)信息包括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课程学分(Credit);学生(Student)信息包括学号(SNO)、学生姓名(SName)、学生性别(Sex)。选课系统的管理规则如下:
  • 一个系可聘用多名教师,一名教师只受聘于一个系;

  • 解析:E-R图如下. ②设计3NF,如下: DEPT(DeptNO,DeptName)主码:DeptNO。无外码 Teacher(TNO,TName,DeptNO)主码TNO,外码DeptNO Student(SNO,SName,Sex,DeptNO)主码$NO,外码DeptNO Course(CNO,cName,Credit)主码CNO,无外码 T—C(TNO,CNO)主码(rI'N0,CNO),外码TNO,CNO s—c(SNO,CNO,成绩)主码(SNO,CNO),外码SNO,CNO 解析:①建立相应的E—R图的过程如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计算机三级 计算机四级 软考中级 Linux认证 JAVA认证 华为认证 计算机一级 软考高级 通信工程师 LTE认证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