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题目: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大学生,26岁。体检时发现心率58次/min。此后夜间自扪脉搏,常为45次/min而来门诊。阿托品试验为阴性。诊断应考虑为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单选题]关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多选题]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
触发活动
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
[单选题]关于动态心电图仪磁带记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对心肌缺血的判断具有特殊的优势
解析:使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的磁带式记录器,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曾是动态心电图记录器的主流产品,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磁带记录器记录的波形质量欠佳,机械故障较多,加上近年未固态储存技术的飞跃发展,现在磁带式记录器基本被淘汰。应用磁带式记录器时,由于不适当的低频信号或高频QRS信号的转换,常常引起ST段失真导致分析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