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药物毒性损伤导致TIN时,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的出现
题目:关于尿NAG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尿NAG是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溶酶体中,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而NAG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故C选项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接种后的API试条一般经多少度孵育18~24h可以观察结果
35~37℃
解析:接种后的API试条一般经35~37℃孵育18~24h可以观察结果。
[单选题]血中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解析:血中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测定该成分当然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单选题]旋毛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
肌肉组织活检找幼虫
解析:旋毛虫寄生于宿主肌肉组织内,因此病原诊断是通过活检找到幼虫作为确认依据。
[单选题]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
体形
解析:肉眼鉴别的区别只有体形。
[单选题]收集脑脊液标本做细胞学检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
用细胞收集器收集
解析:采用细胞收集器收集脑脊液细胞,收集的细胞数目多,分布均匀,细胞结构清晰,对细胞形态影响小,是目前用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制片较好方法。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埃希菌属的培养特性( )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现沉淀生长
解析:埃希菌属的培养特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圆形、光滑、湿润、灰白色的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浑浊生长。
[单选题]下列关于感染性废弃物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剩余标本、接种过的培养基、菌种等丢弃前不需消毒
解析:剩余标本、接种过的培养基、菌种等丢弃前均需消毒处理。
[单选题]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浆嗜多色性,符合以下哪种细胞的特点( )
中幼红细胞
解析:中幼红细胞:胞体直径8~15μm,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核仁消失。胞质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可呈嗜多色性。
[单选题]若离心机停止时发现离心管破裂,应立即盖上离心机密闭约多长时间
30分钟
解析:非封闭离心杯内离心管破裂时,关闭电源,待气溶胶沉降约30分钟后开盖,若离心机停止时发现离心管破裂,立即盖上离心机,密闭约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