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粒/红减低 各种类型白血病时粒/红均增高

题目:关于粒/红比值错误的是 ( )

解析:比例增高:见于各类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和单纯红细胞生成障碍。比例减低:见于粒细胞缺乏症、增生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比例正常:除外正常人,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非原发于造血系统的其他恶性及非恶性疾病。E计数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对朊病毒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
  • 病原体为蛋白质

    朊病毒蛋白的前体是一种正常无害的蛋白质

    朊病毒主要破坏大脑神经细胞


  •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 [单选题]患儿,4岁。反复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医生疑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拟进行进一步检查,下列检查项目临床意义解释错误的是
  •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提示体液免疫缺陷


  • [单选题]下列关于HCT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将抗凝血自然沉降后所测的RBC在全血中所占百分比

  • 解析:血细胞比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

  • [单选题]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 成熟红细胞

  • 解析: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和组织。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MRI医师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