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题目:人们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有人害怕麻烦、回避麻烦,而成功的创业者却真切地感到,创业过程中的大小麻烦正是公司成长的推动力。这说明了( )。
解析:麻烦正是公司成长的推动力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购买某型号钢材的合同,那么基于该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客体是( )。
交付该钢材的行为
解析:A【解析】债的要素是指构成债的要件或成分。作为要素,是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就不能成为债。债的要素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部分。债的客体是指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没有客体,债权债务就会落空,也就不能构成债。在债的客体与债的标的有无区别的问题上,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债的客体与标的不同。我国理论界通说认为,债的标的与债的客体并无区别,实质上是一回事。债权人设立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利益需要,但对于这种利益需要的载体(如货物、劳务等),债权人自己并不能直接支配,须通过债务人为特定行为才能达到满足自己利益需要的目的,因此,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是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因此,我国理论界通说认为债的客体为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
[单选题]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的民事行为有( )。
保管合同
解析: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行为,它不以标的物的交付为要件;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是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之外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诺成性民事行为是常态,而实践性民事行为则属于例外。根据《合同法》第366条的规定,保管合同属于实践性民事行为。《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没有要求必须以赠与物的交付作为合同的成立条件或生效条件,因此赠与合同属于诺成性的民事行为。在《合同法》颁布之前,根据《民通意见》第128条的规定,赠与合同属于实践性的民事行为,但《合同法》颁布以后,则没有再作这样的要求。
[单选题]下面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石家庄市2007年总人口多于2006年
解析:从材料中无法获得非常住人12的情况,故A说法不正确;因为2007年总人口自然增长率8.22%o>0,所以2007年总人口在2006年基础上有增长,故D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开始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勺嚣张气焰。
百团大战
[单选题]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 )。
一时抗辩权
解析:在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应"-3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未为给付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此项权利,称为同时履行抗辩权。抗辩权分为延期抗辩权和永久抗辩权,前者指效力暂时地阻止请求权的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等。后者是指效力永久地阻止请求权的抗辩权,例如诉讼时效抗辩权等。
[单选题]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骄子。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他们为了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站在社会潮流浪尖的是( )。
五四运动
解析:五四运动最早是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后面发展为工人阶级参与并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因此选C。
[单选题]如果收入较低的50%人口的总收入为200亿元,那么收入较高的5%的人口的总收入约为( )。
100亿元 ~~
解析:收入较低的50%人口的总收入是累计相对收入的20%,收入较高的5%的总收入是累计相对收入的100%-90%=10%,故所求为200÷20%×10%=100亿元。
[单选题]O, 4, 5, 11, 14, 22, ( )。
27
解析:原数列作差得4,1,6,3,8,再作一次差得-3,5,-3,5,这是一个循环数列,它书下一项为-3,( )=-3+8+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