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中心静脉压
题目:决定休克患者补液量较可靠的依据是( )。
解析:液体复苏的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按需补液"。在心排血量、中心静脉压、尿量及临床观察之下决定,同时兼顾患者的心肾功能,有条件者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CVP)与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输血与输液的比例可用血细胞比容参考,使之保持在35%~40%。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胃痛寒邪客胃证常用的治法为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解析:胃痛寒邪客胃常用的治法为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故选E。
[单选题]患儿,1岁。腹泻3天,蛋花汤样大便,尿量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第1天静脉补液总量范围是
1200~1500ml
解析:小儿腹泻第1天补液应遵循定量原则,一般总量按照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补充。该患儿尿量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为中度脱水。1岁小儿体重约10kg,因此第1天补液总量为1200~1500ml。
[单选题]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工作属于
第三级预防
解析: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它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也包括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③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三级预防措施的落实,可根据干预对象是群体或个体,分为社区预防服务和临床预防服务。社区预防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的预防工作。临床预防服务是在临床场所,以个体为对象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