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心脾两虚

题目:患者,女,20岁。有失眠史1年余。现因大学生活紧张再度失眠,且较前加重,经常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再寐,伴心烦心悸,善惊易恐,头晕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肢体倦怠,纳少,舌淡苔脉细弱。

解析:心脾亏虚,生血无源,运血无力,血不养心,故不易入睡,多梦易醒;血虚神失所养,故 心悸健忘;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故头晕目眩;脾虚运化失职,形神失养,故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血虚不能上荣,故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虚血少之象。故患者辨为心脾两虚证不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 )
  • 诊法常以平旦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脉象主病规律

    脉与四时相合


  • [多选题]在肝硬化出现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中最常见的是
  •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低氯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


  •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症见“咳而失气”者,病属
  • 小肠咳


  • [多选题]暑温暑入心营临床可见( )
  • 时有谵语

    身热肢厥

    灼热烦躁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 [单选题]下列治法中,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是
  •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 解析:因势利导作为《内经》治则之一,本义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而加以疏利引导的意思。其在《内经》中内容有三:①根据邪正斗争之盛衰趋势择时治疗;②根据邪气性质及所在部位治疗;③根据正气作用的生理趋势,加以引导。

  • [多选题]胆胀的病因有
  • 多食油腻厚味炙朦之品

    忧思暴怒

    外邪侵袭

    虚损劳倦

    湿热久蕴,煎熬胆汁聚而为石

  • 解析:胆腑内藏精汁。若胆道通降功能正常,在肝胆疏泄作用下,胆液经胆道排人肠中,助脾胃腐熟消化水谷。若因饮食偏嗜,忧思暴怒,外感湿热,虚损劳倦,胆石等原因导致胆腑气机郁滞,或郁而化火,胆液失于通降即可发生胆胀。据此全选。

  • [多选题]伤寒未两感时,第五日的表现有( )
  • 口渴

    舌于

    口燥


  • [多选题]痞满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 胃痛

    胸痹心痛

    臌胀


  •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与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相通的季节是
  • 长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CT医师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