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羊水过多
题目:女,23岁。妊娠26周,腹胀2天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0/90mmHg,痛苦表情,发绀,不能平卧。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2cm,胎位不清,胎心未听到。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出现心悸、气短、心动过速等,A不正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B不正确。死胎孕妇自觉胎动停止,子宫停止增长,E不正确。急性羊水过多多发生在妊娠20~24周,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孕妇行走不便,不能平卧,表情痛苦,测量宫高及腹围大于同期孕妇,胎位不清,胎心遥远或听不清。此病例可诊断为羊水过多,故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胺碘酮韵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不影响心率
解析:胺碘酮口服后4~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约1个月可达稳态血药浓度,4~5天作用开始,5~7天达最大作用,停药后作用可持续8~10天,偶可持续45天。药理作用:①对心脏多种离子通道,如钠、氯、钾均有抑制作用,可降低窦房结、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和传导性,明显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②可非竞争性抑制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扩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临床应用: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房扑、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胺碘酮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要少,包括:①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以下)、一过性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②房室传导阻滞;③偶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以Q-T间期延长。故C项错误。
[单选题]描述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不正确的是
隐性感染
解析: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疾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各病例间联系的程度。①散发: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②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疾病流行时,各病例间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发病率高于当地散发发病水平的3~10倍。③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④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
[单选题]男,45岁。近一个月体重急剧下降,查体可见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肛周、生殖器尖锐湿疣,口唇和胸部带状疱疹,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HIV病毒抗体阳性。诊断为“艾滋病”。下列治疗错误的是
早期患者不需要使用齐多夫定(AZT)
解析:齐多夫定(AZT)是一种反转录酶抑制剂,是评价其他抗HIV药物的阳性对照药,也是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联合用药的基准药物。AZT对艾滋病毒有相当高的抑制,对艾滋病的治疗开始阶段是单独使用,后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故选B。
[单选题]男,28岁。肚脐周围痛2小时,半天后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3天后,突然疼痛减轻,但是右下腹压痛,更加明显。对此患者首选检查是( )
腹部B超
解析:急性阑尾炎的首要特征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即开始时上腹及脐周阵发性疼痛,逐渐加重,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右下腹痛为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所以应做腹部B超以确诊。
[单选题]初产妇,26岁,孕40周。临产后宫缩强,宫口开大9cm时自然破膜,破膜后突然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羊水栓塞
解析:患者起病急骤,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破膜后突然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羊水栓塞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