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电除颤

题目: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解析: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迅速恢复有效的心率是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是治疗心室颤动的关键。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孩,2岁,高热4天,发现面部、躯干红色皮疹,出疹后第3天突发惊厥1次,伴呕吐3次,查体:T38.5℃,嗜睡,全身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心音有力,肺部无啰音,脑膜刺激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 麻疹脑炎

  • 解析:麻疹的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40.5℃,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略高出皮面。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肤正常,其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不伴痒感。颈淋巴结和脾脏轻度大,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麻疹脑炎:多见于婴幼儿,发病率约为1‰~2‰。常发生于出疹后第二天至第六天。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病死率高,存活者留有运动、智力和精神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可达20%以上。风疹的皮疹呈猩红热样斑疹,但形态多变。持续3~4天后,耳后、两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疹顺序: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

  • [单选题]脓胸进入慢性期常出现下列情况,除外
  • 患侧胸廓饱满

  • 解析:慢性脓胸患者因长期感染和慢性消耗,常呈现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查体见患侧胸廓下陷、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患侧胸廓下陷而不是胸廓饱满,故选D。

  • [单选题]患者,男,20岁。四肢无力4天,无尿便障碍,无发热。查体:四肢肌力3级,四肢远端痛觉减退,腱反射弱,无病理反射,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 吉兰-巴雷综合征

  • 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同时可有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典型改变是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 [单选题]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 柯萨奇病毒

  • 解析:记忆题。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答案为B)。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 [单选题]男,36岁。便血2年,初为排便后有少量鲜血滴出,无痛,便后出血自行停止,半年来偶有少量鲜血滴出,便后自行回缩,最可能的诊断是
  • 内痔

  • 解析:单纯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血与大便不相混,无疼痛,便后出血多自行停止,痔块常于便后脱出,开始可自行回纳。单纯外痔常无症状。混合痔多由内痔发展而来,脱出痔块常不能回纳。所以本患者最可能出现内痔,故本题应选D。

  • [单选题](2012)对一个地区全体居民进行血压资料的分析,可计算当地的高血压
  • 患病率

  • 解析: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两种。

  • [单选题]下述急性胰腺炎的手术适应证中,不恰当的是
  •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 解析:其手术适应证有:①胰腺坏死合并感染;②胰腺脓肿;③胰腺假性囊肿;④胆道梗阻或感染;⑤诊断未明确。故而B、C、D、E说法均正确,A为非手术适应证。故选A。

  • [单选题]艾滋病患者肺部最常见的机会感染的病原体是
  • 肺孢子菌

  • 解析: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个器官出现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虫病引起的肺部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最后致死亡。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辽宁初级药师 临床助理医师 CT技师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