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有腹膜破损者为穿透伤(多伴内脏损伤)

题目:腹部损伤的特点符合下列哪项叙述

解析:腹部损伤是较多见的损伤之一。多数涉及内脏伤情较重,死亡率一般在10%~20%,而非达30%以上。当腹膜有破损时为穿透伤,穿透伤的入、出口与伤道不一定呈一直线,伤口大小与伤情严重程度也不一定成正比。当开放性腹部损伤伤及内脏时,诊断常较明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为
  • 2/3张

  • 解析: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到1000ml,其中电解质渗透压为220mmol/L,故此液体为2/3张。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防治肺结核,最重要的是
  • 接种卡介苗,对活动性肺结核进行化疗

  • 解析:防治肺结核,主要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以及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化疗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故本题选C。

  • [单选题]重度低渗性缺水,已有休克,抢救时一般先输入下列液体中的
  • 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 解析:低渗性缺水出现休克者,应补足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流,可先给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内向外移,故选D。

  • [单选题]休克在微循环衰竭期最突出的情况是
  • 血管内高凝状态

  • 解析:休克病理:①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代偿期)微循环的变化: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②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a.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排血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b.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c.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而脑动脉由于受舒血管代谢物影响舒张;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

  • [单选题]女,30岁。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第2天出现发作性手足抽搐,每次持续约10分钟,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甲状旁腺损伤或缺血

  • 解析:甲状腺术后1~3天,并发手足抽搐,多考虑术中误伤甲状旁腺或血液供应受累。

  • [单选题]诊断抑郁发作的必要条件是
  • 心境低落

  • 解析:抑郁发作是以抑郁为特征的疾病状态。其特点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 [单选题]女孩,8岁,发热伴头痛及肌肉酸痛4天,查体: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同学中有数人发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扁桃体炎

  •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此患者最可能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流行性感冒有明显流行病史,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全身症状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不支持川崎病诊断。

  • [单选题]男孩,2岁。因颜面及四肢凹陷性水肿1周来诊。查体:BP85/55mmHg,尿蛋白(+++),RBC1~2/HP,血浆总蛋白40g/L,白蛋白20g/L,胆固醇6.2mmol/L,尿素氮5.5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 解析:患者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凹陷性水肿为主要表现,具有典型的"三高一低"特点,考虑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可能性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